墨子一袭黑衣,中等身材,青年面貌,一双眸子仿佛寒潭一般深邃。
听到许行的问话,墨子轻轻一笑,他反问道:“许兄能接得住吗?”
“我?”
许行连连摇头:“接不住,接不住!”
“我就是一个破种地的,只会几招庄稼把式。”
“没事儿养养花,弄点家禽,驯化一些走兽打打牙祭而已。”
“儒家三千剑,我一个人上哪接去?”
许行自嘲地笑了笑,他看向墨子身后跟着的一众弟子,这些人都穿着黑色的衣裳,腰间悬挂着一柄长剑,个个面容冷峻,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侠客。
他颇为羡慕地说道:“难怪韩非说儒、墨两家乃是当世显学!”
“就你墨家这个声势,说是显学一点都不为过!”
墨子剑眉一挑,嘴角微微弯起一个弧度:“许兄说笑了,广成子那小子定是得了我二兄的授意,故意挑起我们儒、墨两家的关系!”
“这次去周室,第一个就先收拾他!”
“没错!”
由赵公明转世的墨家大弟子禽滑厘上前一步。
他高声说道:“儒家说仁义、墨家讲兼爱;儒家言君子,墨家崇贤者;儒家主张世界大同,墨家主张寰宇尚同!”
“两家同出而异名,这能有什么分歧呢?”
禽滑厘的话语掷地有声,他慷慨陈词:“韩非名为法家,实为名家,那小子颠倒黑白的能力倒是很有一套!”
“对,没错!”
墨家众弟子齐声应道:“儒、墨两家同出而异名,相近相爱,根本没有矛盾!”
“对对对,没有矛盾,没有矛盾!”
许行擦了擦额头上不存在的虚汗,他看着众志成城,异口同声的墨家子弟,忍不住内心吐槽:“要不是本大仙牺牲一顿饭的时间,特地了解了亿点点你们的墨家思想,差点就信了!”
墨家提倡兼爱、非攻、节俭、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
这些思想看上去与儒家相合,但实际上大都是针锋相对的!
虽说大道殊途同归,但不同的路造就不同的价值观。
两家即便说不上势如水火,也算得上相看两厌。
要说两家哪一点最像。
大概就是都对法家不太感冒。
墨子感受到了许行的想法,他笑了笑。
儒与墨,的确不同。
如果说儒家的道,是谦谦有礼,三千儒士自上而下,步入红尘,引领希望。
那墨家的道,就是快意恩仇,八百墨者自下而上,踏破人间,寻找出路。
前者代表的是明玉这位生命道主以“儒”合人道,以三千统万道,是他欲凭借“三生万物”证道盘古的重要阶段。
后者代表的是通天这位截教教主以“墨”截万道,是一往无前的通天之路。
他与明玉不同的是,他即盘古,无需再证!
盘古化三清,“上清通天”四个字,本就是一条通天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