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赵世凌将此事告诉了允珠皇后,还当着她的面大骂赵浔被儿女情长羁绊,不识大体,没有储君风范,可是允珠皇后却笑着说,这才是你的儿子嘛!
她这话其实有隐喻,赵世凌未继承大统之时,与陈允珠的爱情曾被人津津乐道。
陈允珠乃前兵部尚书之女,当时随军征战,在宋楚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被封至四品宣威中郎将,身手相当了得,平日里她除了舞刀弄枪就是钻研武学兵法。
而赵世凌对武学可谓一窍不通,在陈允珠的众多追求者中,他的优势除了皇子这重身份就是青梅竹马这层关系了。
但是其他的追求者也不是凡夫俗子,不仅有赵世凌其他的皇兄皇弟,还有王侯之爵欲娶之做小,甚至当今的楚王与之在战场上相遇也曾对她倾心不已。
可以说,当时的赵世凌在一众追求者中,条件算是差的一个。
后来楚军压境,一众武将不能相抗,吃了败仗之后统统跑回皇城强迫国主与楚和谈,割地赔款,在所不惜。
国主自是不愿,怎奈一众武将沆瀣一气,皆手握兵权却无人出兵。
陈允珠曾私下里和赵世凌说过,她想出征,奈何手无兵权。
泱泱大国,有百万之兵,四品以上大员武将有数十之众,却只有一女子愿为国尽忠,赵世凌寒心不已。而那时,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皇子,又能如何?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的父皇被众武将逼迫妥协。
无奈之下,国主只好派遣使臣前往楚国和谈。
使臣一去,上至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开始关注着和谈的结果。
可是当使臣回国的时候,带回来的和谈的结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楚国既不要一丝一帛、一粮一马,也不要一金一银,一城一河。
他们只要一人,便是当时的四品宣威中郎将陈允珠。
谈判和亲,止戈息战,古来有之。但是远嫁的无不是皇亲血脉,甚至帝王将自己的妃子献给敌国的情况也有,可是唯独没听说过,对方竟然指名道姓的要一名武将,而且还是个四品武将。
使臣认为,楚国打仗可以,其他方面确实不行,楚人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蠢人。这种好事上哪里找去?于是他们一柱香的时间便结束了谈判,回来之前,还和楚人打了包票,承诺肯定没问题!
这消息像是一阵风,吹到了宋国各地,文武百官黎民百姓无不拍手叫好。
可是这么简单的条件却让国主犯了难,倒不是他不同意,也不是陈允珠不同意,相反,牺牲自己可以停战,陈允珠倒是欣然接受了。
是赵世凌不同意。他当然不能说是因为自己喜欢陈允珠,才不同意。他说,和谈止戈不是长久之计,宋国面临的问题不是外患,而是内忧。如果不整顿朝堂,将永无宁日。今日要个陈允珠,明天就会得寸进尺要别的。让狼安稳不是一味的给它食物,而是震慑住它。
国主被他说动了,被说动的还有一人,便是他的皇弟——
赵世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