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说过:唯一无刺的玫瑰就是友情。
古龙又说过:朋友就是朋友,绝没有任何事能代替,绝没有任何话能形容。
人的一生中会认识很多人,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外向开朗,有的人沉静内敛,有的重诺轻言,有的阳奉阴违。不是每一个你认识的人都会成为你的朋友,但是只要你以诚待人,一定会找到一些和你情投意合的知己。
俗话说得好,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一个好朋友,可以在你最落魄的时候激起你的斗志,可以在你最苦闷的时候陪你渡过。一个好朋友,可以和你一起欢笑,一起悲伤。
在众多的武侠作家里面,古龙对于友情的重视是无出其右的,在他的作品里,对于友情的歌颂向来不遗余力。而他笔下的友情也是最细腻,最成功的。
关于友情,有一幕我深深的被感动。那就是郭嵩阳和李寻欢。为了李寻欢可以以更好的状态面对上官金虹,他毅然代友出战。他何尝不知道此去凶多吉少?然而,他们是朋友。因为郭嵩阳知道,换一个场景,李寻欢也会一样的对他。为了给朋友提供更多的帮助,郭嵩阳不仅以身喂剑,甚至用最后一口气将自己挂在悬崖上,只为要告诉李寻欢最后一句话。
铃铃在那一刹那跪在郭嵩阳的遗体前,只因为郭嵩阳也告诉她很多事情: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一点。不是每个人都是不讲道义,不是每个人都在算计着别人。我想,郭嵩阳的确以自己的悲壮告诉我们太多太多的事情。
看古龙的作品,有一点很有趣。很多时候,书里的人物很奇怪,看起来八辈子打不到一块的人,偏偏成了很好的朋友。
最初的一部应该算《武林外史》,沈浪和他的朋友们一起面对生死考验,共同经历情感风波,人物刻画的十分出彩:沈浪的智慧、王怜花的心计、熊猫儿的豪爽、金无望的坚韧一一展现,而朋友们之间的真诚在整部书一气呵成。沈浪是名门之后,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王怜花则浑身邪气,宁可我负天下人的主;金无望本来是快活王的手下;熊猫儿和沈浪见面是因为他偷了沈浪的东西。这么奇怪的四个人,偏偏最后成为了朋友。尽管人物有主次之分,但是却令人印象深刻。红花没有尽掩绿叶,绿叶也没有喧宾夺主,反而配的是相得益彰。这种多人物,多关系的小说,古龙初试牛刀就获得不俗反响。
而在此以后,古龙多部小说都在这方面非常成功。
楚留香、胡铁花、姬飞雁、中原一点红,这个搭配很奇怪,楚留香一个风流倜傥的形象,和没有情趣的胡铁花,还有沉默的姬飞雁,再加上本是杀手的一点红。几个怪人连在一起,他们的故事却如此动人。楚留香是古龙翻身之战,此书一出,武林变色。
或许是看到了这种搭配的妙处,古龙以后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依照这个路子来进行的。
陆小凤的朋友里,有不老实的老实和尚,有孤傲的西门吹雪,有偷王之王,有目盲心明的瞎子。
到了古龙描写友情的颠峰《欢乐英雄》里,更是匪夷所思的四个人,莫名其妙的相遇,迸发出夺目的光芒。
这里不妨分析一下,为何古龙作品里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形。个人认为是一种艺术的夸张。古龙一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为什么这些看起来像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相遇时会产生如此动人的友情?维“诚”而已。一个人,如果可以以自己的诚心对待世人,那么世人必将以诚待之。李寻欢风雪里的一杯酒,就如一丝阳光,刹那间将阿飞的心扉打开。阿飞的童年是凄楚的,他渐渐对世人有一种莫名的抗拒,如果不是李寻欢的那一杯酒,他会不会变成另一个荆无命?
同样的,中原一点红面对楚留香的时候,如果不是楚留香的坦然,这个杀手估计不会就此回头。
所以,如果你也希望拥有如此动人的友情,一定要记住,先把自己的心扉敞开,以自己的热情去感召你身边的人。你如果做到这一点,我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多朋友的。
这可能就是古龙要告诉我们的。
g:gold 财富
有句俗语: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古龙曾经说过:“为了等钱吃饭而写稿,虽然不是作家们共有的悲哀,但却是我的悲哀。”
尽管后来古龙由于作品大受欢迎而颇为有了一点银子。但是,钱的确是一个问题。
不过,在这里我不想去探讨古龙生活的是非。我感兴趣的是古龙书里的钱。
记得于东楼曾经调侃说,古龙笔下的大侠出手动辄上万两银子,他没那么浪费,所以他笔下的人物用钱都是几两几两的算。
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很多时候,古龙的确很大方,但是有时候,古龙很小气。
说到大方,武林外史可以算其一。沈浪把赢来的过百万两银子去买来珍珠,在把珍珠磨成粉,然后溶在酒里,请客喝酒,平均一杯酒价格十几万两银子。呵呵,当下把那个暴发户吓得一愣一愣的。当然,这是因为他要给快活王留下深刻印象。不过,我还是觉得有点夸张了。还有那个朱七七,比起情郎来是不遑多让,七十万两银子说出手就出手。
自武林外史以降,古龙越来越红,作品里对于金钱越来越不当回事。动辄上万两银子的出手,看起来是比较爽,但是人们也会有一点嘀咕:这帮家伙的钱打哪里来的?
可是,同样是古龙的作品,大人物和欢乐英雄则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描述金钱。当田思思辛辛苦苦靠赶车,终于从杨凡手里拿到了几钱银子,那是她平生第一次自己挣到钱。也从而知道了钱的不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郭大路在身无分文的时候,几乎走投无路。在这里,古龙又对金钱的来源交代的一清二楚。甚至楚留香还有年度收益报告(他是个地主^_^)。
我想,这和武侠这种特别的题材是有关系的。就如古龙借王动的嘴里说的一样,如果老是描写大侠们为钱所困,自然不会有那么风光。那也不是武侠的重点。武侠武侠,自然以武为重,以侠为纲。在很多武侠小说的套路里,那些人物常年四处奔波,行侠仗义,正当职业是很难安排的。所以,很多书里,干脆忽略了这个问题。我们也比较难以想像燕南天饿着肚子去抓贼。
其实,古龙应该也主意到这个问题,所以,很多时候,他都会提一下。比如唐门暗卖毒药暗器,快活王的财使金无望就是专门四处搜刮的,还有萧东楼、南宫世家······
我想,作为武侠小说,或者大而话之,文艺创作都有这么一个问题,写实还是夸张的问题。杜甫很写实,李白很浪漫,两种都很成功。所以,最主要还是书要写得好看。至于细节,能够兼顾最好,实在不行,也无伤大雅(只要不是从山上掉进宝藏里就好)。
本来应该用money来写这一篇的,不过m另有用处,所以,借g一用。^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