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针尖对麦芒
电视剧《贞观之治》当中,马跃老师扮演的李二,可谓最贴近李世民真实形象的。
而且电视剧当中的服化道具也非常尊重历史,马跃老师身上穿着的那身衣服,便是隋唐时期皇帝的皇袍了。
我们仔细看,就能发现其绣饰有着非常明显的特徵:肩挑日月,背负星辰。
也叫十二章纹,从隋炀帝开始,正式规定了十二章纹在皇帝衮冕上的具体位置,左肩为日,右肩为月,星辰列于后背,还有山丶龙丶华虫丶宗彝丶藻丶火丶
粉米丶丶等共十二章。
此套冠冕设计可谓华夏皇帝服饰的巅峰之作。
李瑁的冠冕正在紧急制作当中,等到将基哥的丧事办完之后,他需要在七个月之内,什麽都不能干,因为大唐遵循《礼记·王制》中的规定,皇帝驾崩,七个月之后才能下葬。
唐高宗李治于永淳二年十二月去世,但是第二年的八月份才进的陵。
这七个月的时间,被称为国丧,也就是举国哀悼,之所以这麽久,自然就是要让全国百姓都知道,所有人都得为皇帝戴孝。
那麽在此期间,任何娱乐活动,婚丧嫁娶,全部停办,也就是说,郭淑册立皇后,要等到七个月之后。
但是基哥的棺材肯定不可能在皇城停放这麽久,二十七日之后,就会送往他的陵寝,然后再等六个月才会入陵。
而就在守灵的这几天,死了两个人。
一个是中书舍人崔琳,一个是吏部尚书严挺之。
两个人的年纪都不小了,守灵有时候是要熬夜的,加上三四月的天气变幻莫测,两人没有扛住,猝死了。
这种情况无论在古代还是后世,都非常常见,按照迷信的说法,是被逝者给带走了,其实多半是因为有心脑血管疾病。
也就是说,严武要服丧了。
不管怎麽说,严武诛杀逆贼李亨,这都是大功一件,再加上他亲爹是吏部主官,又是死在了工作岗位,按照大唐的制度,等到严武服丧回来,是一定要着重抚恤的。
何况还有个吴怀实帮着严武说话。
「礼制不能改,但是可以适当放宽,朕观这几日年长者极为疲惫,身心交,」
李瑁在含元殿,召过李林甫与李适之后,道:
「传制,五十以上,除宗室之外,无需夜里守灵了,可早早回家歇息。」
李林甫肯定乐意啊,因为他就超过五十了,眼瞅着崔琳和严挺之没扛住,他也担心自己扛不住啊,人生最悲哀的事情就是,好日子来了,我死了,于是他赶忙道:
「陛下英明,臣即刻拟制。」
制,就是制度,也就是说,从今以后,五十以上的都不用守灵了,平民家里也是一样,当然了,除掉直系亲属。
李适之虽然不乐意,因为他还得继续留下,但陛下的这一提议,明摆着对大家都好,此制一出,必然无数大臣对陛下感恩戴德,这是好事,于是他也非常赞成。
等到李林甫离开之后,李瑁示意李适之坐在自己身边,随后道:
「等到裴宽回来,让他就任户部,至于吏部尚书,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李适之一听这话,赶忙道:「国宝郎乃不二之选,望陛下明鉴。」
「朕会挑选适当时机,询问诸臣,届时你帮着卢奂推一推,」李道。
李适之一愣,好家夥,我还以为就冲你跟卢奂的关系,你肯定一口答应,没想到你跟你爹一样,还要走这种流程?
这帝王之术,你什麽时候学会的?
「臣明白,」李适之微笑点头。
但凡涉及到朝堂的重要职位,李瑁目前都不打算擅自做主,他还没有他爹那麽集权,眼下地位并不稳固,需要慢慢推陈出新。
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也许几年,也许十馀年,也许永远做不到。
到了夜里,除了宗室之外,年龄大的大臣们,都已经离开了大明宫,大部分都在皇城的公房休息,宗室这边,李瑁也会适当照顾,为每一个年长者提供厚被和褥子,准许他们在灵堂内小憩一段时间。
这在从前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其实,是李瑁自己也想睡觉,因为他知道,
年轻人也会猝死。
而他做为首席大孝子,吃喝拉撒都在这里,必须熬足二十七日,想想都知道非常艰难。
「陛下,子时了,休息一下吧,老奴代您守一会,」高力士带着几名宦官过来,先是展开一幅四面屏风,将李瑁挡在其中,然后铺好被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