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3年,李显继位。
55天以后,作为女帝的傀儡,李旦上位。
李显被贬到湖北房县。
690年,李旦让位,被废为‘皇嗣’,软禁于行宫,女帝登基。
693年,李唯和亲朔丹。
李唯沉思的时候,卓娜敲门走了进来。
她现在做着‘秘书长’一职的工作。
如今人多了,卓娜再也不好像在天宁那样随意进出。
摆出符合人心理认知与期待的姿态,是作为统治者的必修课之一。
于是,外头的勘验一类的工作,被李唯的内侍取代,卓娜则置换到了信息汇总、分类、汇报的工作。
“妾奏为太原府后勤筹备事。
粮秣筹备俱全,主粮已有粟米……”
李唯大军未动,把一切粉饰的语言丢掉,核心原因是在等待后勤。
天宁太远,通过天宁至阴山的蒸汽火车,经雁门关等周边关卡,太原就可以作为他们的后勤中转站。
太原一带必须安稳。
稳了,他才好铺路,才好造船,才好确保一切军需用度可以随时配合他的指令而调动。
他会给裴家、温家厚赏,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还是因为他现在立刻就需要这些世家为他吊着的饼而动起来。
下一步他们要走水路,顺流而下直过渭水,攻破长安东北防线——黄河蒲津渡。
这一步需要六十日,但李唯不会像治理太原一般,分散兵力到基层去。
而是集中兵力驻扎河畔,确保自已的兵马器械运送安稳。
顺流而下、逆流而上,如此循环往复,六十日听着多,实际上用起来很紧张了。
听完卓娜的汇报,李唯脑中已经出现了对应的表格。
“比预计提前三日,很好了,记一功,有赏。”
“是。”
“你跟着队伍,第二波抵渭水。”
“不跟殿下一起吗?”
“嗯。”
“好的。”
在这种决策性的问题上,卓娜很少问为什么。
李唯要是解释那是他耐心,李唯要是不解释照做以后思考一下卓娜基本也能自已搞明白,没必要追着问,太耽误事、也太闹人了些。
因后勤的迅速置办,李唯提前下达了指令,忙了半个时辰,今日事就结了。
卓娜给李唯泡了杯茶。
点茶的方式略有繁琐,但相当有意思,做好了以后还颇具美观,卓娜很喜欢。
再把内侍端上来的甜点放到案边,卓娜这才坐下,跟李唯讲起了话。
“殿下我有个问题,可能有些冒昧,不知道当讲不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