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更为外向,气得满脸通红的毕力格,站在最前头,振臂高呼道,
“诸君听某号令!”
作为中书舍人,毕力格的职责就是在有需要的时刻,替皇帝发言的。
“伪周残民以逞,秽乱坤舆。
今执锐披坚,正为廓清寰宇之时!
且看那蒲州城头,犹悬陛下元兄血衣!”
(元兄,一指对兄长的敬称;二在文学作品中强调‘元’为首,首个兄长)
说着,毕力格举起手指向蒲州城的方向,他多希望此时自已高举的是马槊。
职责不同,他为将帅,就再也不能把自已当成大头兵了。
他继续高呼道,
“砲车摧其门、裂其垣,重骑为锋,具装甲骑列阵待发,越骑驰射,轻骑两翼包抄。
有敢举槊向天者,陌刀队进前斫之!
持械不降者,连弩营攒射之!
勿使片甲得归关中!”
¥¥
蒲州城这边,并不安定。
太子自刎于城门,死前痛斥武周天理不容。
别说军心民意,就说对在场的诸位高官们的影响,也都是不俗的。
李昭德作为女帝的心腹,在得知情况后的第一时间进行了消息封锁。
缉拿所有当时驻守在城门上的士兵,同时发出对内侍丁义的通缉,以‘太子被李唐逆贼蛊惑谋杀’定性事件。
同时联合历子珣党羽开始对城内清洗,诬陷‘太子李显自刎’是李唐细作与城内叛徒合谋出来威胁武周国祚的苦肉计,通过酷刑制造‘口供’将责任转嫁李唐旧族余孽。
与武周利益绑定深厚的王方庆,紧急在城头设立法坛,宣称女帝是弥勒佛化神,同时组织僧兵持经文上阵,用经文布包裹城墙,以佛陀庇佑蒲州来稳定军心民意。
而精通此道的苏味道,撰写了《讨逆檄文》,张贴在城门与四方城墙上。
强调三点:
第一,神都长安仍固若金汤。
第二,伪唐伪帝使用妖术,乃违背天道的左道。
邪法不易使用,也易遭天诛。
第三,宣称女帝早已得佛祖托梦,降下金刚护法,伪唐的陨星妖术不会再伤及武周分毫。
除此之外,苏味道派士兵将檄文抄送至周边世家、豪强,暗示若李唐复辟将重启均田制损害豪强利益……等等。
将李显的死再次利用于政治,同时操控能开口的舆论,进行宗教动员使士兵在迷茫中被动接受被灌输的狂热与信念。
将‘追随’李显的府兵,转化为‘为李显复仇’的府兵。
作为一众汉人之中唯一一个外人的泉献诚,他来响应武周的征兵号召,图的只是名利与钱财。
他自诩聪慧,可如今形式奇特,他发现自已能从武周拿到的,李唐也可以给他。
于是便起了心思,当即备信于李唐。
‘若李唐许诺辽东地区的土地,我高句丽全国必将忠诚李唐,否则将举国之力支持武周抵唐’。
他觉得自已有上桌的资格。
世家领头羊,崔神庆自然也有着动作。
他献族谱讨好武周的姿态,让他知道自已恐怕与李唐合谈的资本不多,但他的资本不多不代表清河崔的资本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