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见《晋书》之《刘牢之传》、《刘敬宣传》。
[16]见《宋书&iddot;武帝纪》、《晋书&iddot;何无忌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二。
[17]据《晋书&iddot;安帝纪》,桓玄进入建康,杀执政司马元显等人,是在元兴元年(402)三月;兵败被杀,在元兴三年(404)五月。
[18]据《晋书&iddot;安帝纪》,桓玄称帝,是在元兴二年(403)十二月二十九(壬辰);刘裕起兵,则在次年二月二十三(乙卯)。
[19]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三。
[20]以上见《宋书&iddot;武帝纪》,《晋书》之《桓玄传》、《刘牢之传》、《刘毅传》、《何无忌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三。
[21]见《晋书&iddot;赫连勃勃载记》、《魏书&iddot;崔浩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八。
[22]见《宋书&iddot;傅亮传》、《晋书&iddot;恭帝纪》、《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九。
[23]见《晋书&iddot;恭帝纪》、《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九。
[24]据《宋书&iddot;武三王传》,刘裕七子,长子少帝刘义符,次子庐陵王刘义真,三子宋文帝刘义隆。
[25]见《宋书》之《徐羡之传》、《傅亮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九、一百二十。
[26]见《宋书》之《文帝纪》、《徐湛之传》、《二凶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七。
[27]据《宋书&iddot;文九王传》,文帝刘义隆十九子,长子刘劭,次子刘濬,三子刘骏。
[28]见《宋书》之《孝武帝纪》、《二凶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七。
[29]请参看钱穆《国史大纲》、傅乐成《中国通史》。
[30]见《宋书&iddot;顺帝纪》、《南齐书&iddot;王敬则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五。
[31]见《南齐书&iddot;和帝纪》、《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五。
[32]见《梁书&iddot;武帝纪下》、《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二。
[33]见《梁书&iddot;侯景传》、《南史&iddot;侯景传》、《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二。
[34]见《梁书&iddot;萧正德传》、《南史&iddot;萧正德传》、《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二。
[35]侯景起兵在太清二年八月戊戌,台城陷落在次年三月丁卯。
[36]见《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二。
[37]见《梁书》之《萧坚传》、《萧确传》,《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二。
[38]见《梁书&iddot;武帝纪下》。
[39]见《梁书&iddot;萧正德传》、《南史&iddot;萧正德传》、《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二。
[40]见《梁书&iddot;柳仲礼传》、《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二。
[41]请参看钱穆《国史大纲》、樊树志《国史概要》、(日)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iddot;魏晋南北朝》。
[42]请参看范文澜《中国通史》、樊树志《国史概要》。
[43]王复故事见颜之推《颜氏家训》。
[44]见《南史&iddot;萧宏传》。
[45]这个问题亦请参看钱穆《国史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