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仿若凝固了一般,两人相对无言,谁都没有再次开口。
此时的小野哪还有刚刚逼问江言时的嚣张气焰,有些恹恹地垂下脑袋,看着脚下的小石块发呆。
两人吵架的次数并不多,不过随着小野的年龄增长,有了他自己的主意后,偶尔便会和她有一些小争执。而且也不像小时候一样,只要自己给他买包糖就能哄好了。
此时小野都已经偃旗息鼓了,江言也紧接着平静下来。江言仔细回想今天争吵的起因,更觉莫名其妙,吵架的原因竟然就是因为自己对顾公子笑了一下?
江言又好气又好笑,发觉如今自己是越活越回去了。这么大的少年正是叛逆期,所以脾气难免有些阴晴不定,自己竟然还真的跟他置气,认认真真地吵了这么一场架?
江言此时再看委屈巴巴的小野,心中早已没了脾气,声音渐缓:“好了,我们回家吧。”
低着头的小野听到从旁边传来的温柔嗓音,那句“我们回家吧”宛如天籁之音,瞬间拯救了掉入尘埃中的他。
小野抬头,发觉江言的身上早已没了那股子让他遍体生寒的冷意,眉目间满溢着熟悉的暖意,一阵后怕的他几步上前,紧紧地拥住对面的人。
江言一愣,意识到情绪很不安的小野,然后轻轻地回抱住他,拍拍他的肩以示安慰。
这场争吵最后以两人长长的拥抱给结束了,等两人回到家后,早已忘记了吵架的原因。
两人恢复如初,周婆婆自然也没有发现他们的异样,还在院子里指使丫鬟干活,看到自家小姐回来了,连忙过来问:“小姐,山上要不要也重新布置一下。”
江言思考了一瞬,便开口道:“山上的竹屋才建好没多久,而且里面的东西也全部都是新添置的,目前不用管。”
周婆婆闻言便放了心,向江言仔仔细细地说起了现在的进度。
江言听得连连点头,别看周婆婆年纪大了,但关键时候还是很能扛得住事的,而且做事有自己的章法,不会乱来。
她也能安下心来,忙自己的事。
过了十来天,便已经到了三伏天,空气都是闷热潮湿的。正好隔壁院落的房间都已全部安置妥当了,江言便和周婆婆收拾好东西,准备前往南平城外避暑。
江言和小野都是小住几日,所以带的东西并不多,周婆婆恐怕要多住一段时间,带的东西便多了,收拾出两个大箱子。
因为小野今天还要去书院读书,所以没有和她们一起走。等下午下了学,便会有车夫前去书院接他。所幸明天书院休沐,不然要是每天这么来来回回地折腾,江言都替他累得慌。
他们特意赶了个大清早出发,此时天气还不算热,从家里前往山上,坐马车大概要花费一个时辰的时间。骑马的话便快了,半个时辰足矣。
到山脚下的时候,周婆婆先带着东西上山,江言则是先去工坊视察一番。她作为主子,来这里来的并不算勤,一般都是在城内坐镇,七八日才会过来一趟。
屋子里的伙计们各司其职,繁忙有序地做着手里的活,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天气已经热了起来,那些要在灶前干活的男子最为难熬,早已热得满头大汗,但为了那份工钱,没人说一个累字。
江言在门口望了望,并没有进去打扰他们干活,只临走前交代了一下厨房,中午给大家加个荤菜,然后从今天开始,厨房无限量供应消暑的茶。
厨房里的管事自然明白这是主子宽厚,体谅伙计们夏天干活辛苦,忙不迭点头答应着。等江言走后,亲自带着人去镇上把肉买回来。
进山时必须通过一个大门,每日都有人在这里把守。从大门进去,站在山脚下向上仰望,便能看到令人惊叹的花海。
最先引入眼帘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辟芷和秋兰,这些全部都是制作香皂所需要的香料,气味馥郁芬芳,香气袭人。小野每次和她过来,猛不丁闻到这里的香味,都会控制不住打一个大大的喷嚏。
田埂旁边,便是一条直通山顶的蜿蜒山路。路径虽然并不算宽,不过因为考虑到采花运花都得走这条路,所以江言当初花了不少银子,在泥路上铺了青石,然后又在旁边修建了栏杆。
山路好走,再加上又有栏杆扶着,便不算难爬。
山顶上有一处山泉,潺潺流淌着,穿过花田之中,每天的浇灌都依赖这一个泉眼。等山泉到了山脚下,便会汇集在缸里,成为大家每天的日常用水。
江言爬了好一会,才看见半山腰上的竹屋,这里是花匠的住处,从屋里飘出淡淡的炊烟。
这些被江言从各地请来的花匠,举家迁徙来到这里,虽然可以去山脚下吃饭,但大多数还是选择在家里做饭。
从这里再往上一点,便就是今年开春才建好几套竹楼,都是小两层。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半山腰上,看着倒是极为雅致。
这些竹楼原本江言是打算自己住的,不过因为常年住在南平城,少有闲暇时间来这里,所以这竹楼便用来接待一下和江言有生意往来的友人。
周婆婆刚好从竹楼里出来,一看自家小姐额头上都是汗,连忙喊道:“小姐,日头这般毒,你快赶紧进来!”
江言应了一声后,便快步进了屋子,里面的温度比外面低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