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话已说定,过了两日,宋梅生便雇了马车,与孟宜修一同启程返回浦江。
来时,宋梅生满怀着对京城的期待,对会试和殿试的不安与兴奋,然而在京中才短短几个月,他们就原路返回了。
饭香的路上,孟宜修仍处于不安中,不停地问宋梅生,&ldo;你不会后悔么?&rdo;,&ldo;你日后后悔了可怎么办?&rdo;,&ldo;你爹会生气的?&rdo;……
宋梅生被他问得没脾气,知道孟宜修是怕失去他,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重复,到后来,他也不解释了,直接用行动来证明。
因此,返程比来时的时间生生多出了一倍。
宋梅生没有提前告诉宋夫子和宋夫人,自己要回来的消息,他高中之后,却是写过信给夫妻二人的,因此当宋夫人推门看到自家儿子站在门口时,还以为是自己思念太甚,大白天见鬼了。
宋夫人又惊又喜又疑惑,连忙把儿子拉进去,却看到宋梅生身后的孟宜修,眼神有些微妙,将他一块儿带了进去。
谁想到,到了屋里,宋夫人还没说话,宋梅生先直挺挺地给宋夫人跪下了。
宋夫人唬了一跳,伸手来拉他:&ldo;梅生,你这是做什么?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rdo;
宋梅生没拉起来,孟宜修也跟着跪下了。宋夫人无奈,冲孟宜修道:&ldo;你这又是怎么了?&rdo;
宋梅生一把捂住孟宜修的嘴,飞快道:&ldo;我来说。&rdo;他膝盖蹭着地,靠到宋夫人脚边,抬起一张充满愧疚的脸,道:&ldo;娘亲,我辞官了。&rdo;
宋夫人愣了愣,她当然希望儿子有出息,可儿子健康快乐显然比有出息更重要。
&ldo;辞官便辞官了,&rdo;宋夫人拉着宋梅生的手,柔声道,&ldo;又不是什么大事,那官咱们不做也罢,起来吧。&rdo;
宋梅生意外:&ldo;娘亲,您不生气吗?&rdo;
宋夫人的目光在宋梅生和孟宜修两人之间转了转,道:&ldo;你且先说说,为何要辞官?&rdo;
宋梅生这便把他在京中的见闻一一说与宋夫人听,什么京中人趾高气扬,看不惯他这外乡人,什么朝堂上的人欺他没有靠山。
宋夫人静静地听完了,她如今年近四十,官场什么样,人心什么样,自然比宋梅生更清楚,听罢,只淡淡问了句:&ldo;既然大人们看得起你,想把掌上明珠许给你,你又为何要全部拒绝?那京中的大家闺秀,高门闺女,温柔大方,有什么不好?&rdo;
一句话,便把宋梅生问倒了。
孟宜修正想替宋梅生辩解,嘴才张口,便被宋夫人制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