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迦思忖了片刻,回复道:“发。”
因为这个小插曲,群里又开始热烈讨论起最近转发量较高的几篇剧评来。
她心里清楚,这个小号能被粉丝注意到,最主要的原因是易安踪曾经点赞过它的第一篇影评博文,其次才可能是它的文笔。
而粉丝们不知道的是,其实最早的这篇影评,是易安踪自己写的。
如果仔细分析几篇博文,也能看出来写作风格上的差异。
第一篇对青春校园题材电影《恒星行星》的影评中,通篇只是在讲编剧技巧和拍摄手法,并没有一个字提到过易安踪本人。从下一部《青箫凌云纪》开始,剧评里才出现了对演员易安踪的评价和分析。
之后的每一部作品,宋清迦都非常认真而诚恳地写了观后感,以一个影视表演外行的角度。
即便是分手以后,她也没有停止。而前段时间的那两部作品之所以还没有发表剧评,主要是因为她这学期太忙了。
她一共在微博小号上待了半个小时不到就下线了。可是人虽下线了,脑海里却还闪动着几个刚才看眼熟了的微博名。
其中一个粉丝的ID叫作:“安知来去踪”。好像也是个写手,据说易安踪的微博广场上有很多安利文案都出自她手。在刚刚那半个小时里,她写了长达数百字的对于“绘事后素”剧评的赞赏评价,看得宋清迦脸都要红了。
难道真的跟唐晓说的一样,粉丝都擅长深度理解吗?
她其实没有觉得自己的剧评写得多好,唯真诚耳。最开始拿着小号继续发文章时,也没有预料到真的有这么人多看。
或许连易安踪都不记得这个号了吧。
但是剧评还是要坚持写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
第26章理由
你是松间日色,流光清冷。你是阶下青苔,欲上人衣来。
————给易安踪的365句告白@安知来去踪
*
回到办公室的第一天,就发现出了事。
专管实验器件收纳的小师姐元淇表示,并没有收到宋清迦他们从机场寄回去的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