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面试当天他拿着和周围所有人格格不入的一份简历,在面试的教室里见到了陈北星。
他一直都知道陈北星年轻,他在新闻上见过很多次陈北星的照片,在报考前也联系到过陈北星,但饶是做足了所有准备,也还是没想到会这么年轻。
不到三十的年纪,看起来仿佛还没有他的年纪大,就已经坐在了博士面试答辩的委员席位上,而且有着举足轻重的权力。
周朗深吸了很多口气,反复给自己加油,然而轮到他时还是显得局促。
他身上穿着一件洗掉了色的格子衬衫,声音略带拘谨。
席位上有人说:“没事的,慢慢来,别太紧张。”
周朗阐述了三分钟之后才渐渐放开,而在前三分钟里,陈北星并没有抬头看过他几次。
有人问他:“为什么来这里读博?”
周朗用不高的声音说出了那一番热情洋溢的话:“我很热爱天体物理,我愿意将毕生的热情和精力都投入到天体物理的事业中,不过我不祈求成为天体物理的启明星,我只要成为一颗流星就好,在这个行业留下一点光亮就足够了。”
陈北星看了他一眼。
周朗和自己报考的导师对视了片刻,陈北星移开了视线,什么都没说,当时周朗心里凉了半截,直到最后介绍到他自己做的方向时,陈北星才第二次抬起了头。
就是这次抬头,让周朗成为了陈北星的第一个博士生。
到A312报道那天是九月十四,周朗永远记得那一天。
那一天他满怀信念,推开了A312的门,遇到了他这辈子最重要的老师与同门的师弟师妹们。
而在十一年后的九月十四日,这一天,周朗推开了颁奖典礼报告厅的大门。
他是这一年国家最高科学进步奖的获奖人之一。
满身荣誉,前途无量。
台下观众席上坐了许多他的亲人朋友和老师,他的视线一一看过,泪流满面。
没有知道此时的周朗在想什么,但他们都为眼前真诚热烈质朴的人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
吴绪今天也来了,不过他没和陈北星挨在一起,而是坐在一个很僻静的角落里。
他听着台上的人发表获奖感言,无意识的为他鼓了很久的掌。
那年周朗到陈北星门下求学,他第一次见到周朗的课题时嗤笑他初生牛犊不怕虎,他说周朗异想天开,什么都不懂。
而在很多年后的今天他再次回想起来,只觉得这些话是在说当年刚刚开启学术生涯的自己。
是他初生牛犊不怕虎,是他异想天开什么都不懂,所以他匆匆的闯进去,又狼狈的退出来。
可尽管已经这样,吴绪看着如今的周朗还是忍不住的去想,会不会有一个平行时空的自己当年没有放弃,会不会有一个自己如今也站在颁奖台上,会不会有一个自己也像周朗一样没有和曾经最重要的朋友老师走散。
没有人能够回答他这些问题。
吴绪失神的望着台上,不知何时,脸颊泪水冰凉。
这天颁奖典礼结束后的当晚,所有人都在朋友圈里刷到了周朗。
图片是他拿到的国家科学进步奖奖杯,上面金光熠熠的刻着他的名字。
他配文: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他们都知道,周朗的人生刚刚起步。
【作者有话说】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出自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