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余虽愚[配角剧情按需购买]◎
周朗是在中部地区的一个山坳农村长大的,打从他记事起就没见过爹妈,小时候奶奶告诉他他爹妈在外打工给他挣学费,周朗起初也信,但从来没见过有一分钱寄回家里。
再长大一点奶奶就不说了,周朗自己也能想明白。
他爹妈都死了,他只有奶奶。
小时候家里穷,周朗每天起来都要喂鸡喂猪,喂得久了就有经验了,他能寻遍周围山上所有猪草长得最茂盛最新鲜的地方,那是他最擅长的事。
喂完鸡和猪就回家里帮奶奶做饭,偶尔还跟着奶奶去地里看庄稼。那个时候他什么都不懂,望着自己的一方天地就觉得,大概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这样的。
直到八岁那年奶奶突然要送他去读书,去村里新开设的小学,全校上下一共也就两位老师,学生更是寥寥无几,周朗就是其中一个。
学校离得很远,山路十分难走,周朗每天四点多就要爬起来,依然是先喂鸡喂猪,喂完才背着书本和干粮去学校。
从天黑走到天色大亮,是他从八岁到十三岁每一天都要经历的,脚踩黄土,星辰在上,他感受过自己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与天空,好像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开始对世界和宇宙的一切感到好奇。
他想知道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想知道为什么夏天的清晨来得格外早冬天的清晨来得格外迟,也想知道山的外面是什么,天的外面是不是还是天。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他明白,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他看到的那一方天地。
村子里的教育水平很落后,但周朗聪明,他学得快,连老师也夸他有读书的天赋,奶奶知道以后很高兴,嘴里总念叨家里要出大学生。
周朗自己也很争气,成了村子里唯一一个通过了乡镇中学考试的学生,他自信满满的入学,却在第一个学期就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
他们村子里的教学进度和乡镇中学差的太多,周朗上课就像听天书一样,尤其那个时候镇上已经开始普及普通话了,村里还没有,他普通话说的不好,和人交流都成问题。
他孤身一人,茫然无措,奶奶总是打电话来问他,问他赶不赶得上学校的进度,问他和同学老师相处的怎么样,其实都不怎么样,但周朗不敢说,他怕奶奶担心,于是报喜不报忧的他只能晚上闷在被子里偷偷哭。
那时中学里的宿舍是大通铺,一个宿舍里睡着很多人,他连哭都不敢哭出声。
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
他其他科目跟不上,英语更是零基础,什么音标句式语法发音他统统不会,一张嘴就要被人嘲笑好久,以至于有一段时间他根本不敢开口和人说话,于是就有人叫他哑巴周。
这个时候的周朗根本不会想到,现在说英文不敢张口的他很多年后会跟着天体物理行业内最好的导师去加州做交流,而那时的他早就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文了。
但现在的他因为这个称呼自卑敏感,更不敢与人交流,就这样哑巴周的外号被人叫了两年。
周朗拼命的学习,那个时候同学们之间都在说周朗学习学疯了,觉也不睡饭也不吃,每天都在抱着书拼命啃。
周朗什么都不听,这种情况在初三的时候才开始好转,他期末大考考到了全校第一。
不知道是因为周围赞扬他的声音变大了所以那些嘲笑和蔑视的声音都不太能听到了,还有因为他确实凭借实力让那些人都闭了嘴。
周朗不知道,但周朗已经不在乎了,第二年他考进了市一中。
那年他们乡镇中学一共就十二个人考进市里,而在这十二个人里,只有周朗一个人进了一中。
可能是因为有了初中这三年分外艰难的经历,他去了市里的高中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熬,尽管他家境贫穷成绩倒数。
一中的讲课进度很快,身边的同学总是不需要怎么听就会了,他想过求助班里的同学,但大家都很忙碌,起早贪黑朝五晚十匆匆忙忙,没有人有时间管他到底学没学会。
周朗只能课后去问老师,他们班当年的那位物理老师脾气很暴躁,讲过一遍听不懂就要发火,高一那年周朗在物理教研组挨过的骂比这辈子加起来都多。
所幸他基础打得很扎实,高二下半年一轮复习后他物理没下过九十分,曾经暴躁爱发火的老师也对他转变了态度,多了无数的耐心。
那年六月高考成绩放榜,周朗考了698,市一中理科第七,被青大物理系录取。
同年他读过的乡镇中学也挂起了横幅,上面写着:我校学子周朗以高考698的高分考入青城大学物理系。
横幅挂了整整三个月,每个人都说他是他们乡镇的骄傲,因为他是这些年来他们乡镇上第一个考上top10名校的学生。
周朗怀着无比憧憬的心情进入大学,他热爱物理,热爱这个能发掘到世界本质的学科,他苦读四年,没有一天松懈,这四年间他还自学了一部分天文学的基础课程,最后保研到了江大,因为江大的天体物理专业是全国顶尖,是所有热爱天体物理的学子梦寐以求的最高学府。
但偏偏当时的导师太水,方向也不是周朗热爱的,组内氛围不好,三年研究生生涯他过得很痛苦。
临近毕业时导师来找他谈过话,问他要不要继续在这里读博士,周朗想了很久,他有自己想做的方向,也有业内崇拜的前辈和导师,他不想在这里浑浑噩噩混那么多年,所以最后还是冒着得罪导师的风险毅然决然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