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柏林坐在上首,这些人的神色自然被他落在眼里。他微笑着对着曾毓点点头,曾毓也露出欣慰之色。
还好这群学子还是有几分书生意气的,倒没有让人完全失望。
余柏林在那几人站起请求重做鹿鸣诗之前,微笑道:&ldo;鹿鸣诗也就这些内容,翻不出花样,不听也罢,不听也罢。&rdo;
曾毓笑道:&ldo;虽这么说,好歹是个仪式,作为一省长官,长青也得做首诗鼓励一下诸位学子。&rdo;
余柏林端起酒杯,斜眼道:&ldo;钟灵兄不也是一省长官,就我做事,你躲懒?要作诗一起作。&rdo;
&ldo;又比一比?&rdo;曾毓也端起酒杯笑道。
余柏林点头:&ldo;比一比。&rdo;
&ldo;成,&rdo;曾毓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道,&ldo;那让诸位大人评一评,谁输了,就自罚三杯。&rdo;
余柏林也饮下酒后,道:&ldo;那钟灵兄,你的罚酒就先预定了。&rdo;
诸位举子和考官统统傻眼,不是考校诸位学子的诗才吗?怎么两位上官自己斗起来了?听闻这两位上官经常斗诗斗画各种文斗,今日看来,的确如传言所说一般。
不过从这也能看出,两位从京中所来上官,关系非常亲密,传言中两人惺惺相惜,也是属实的。
主考官刘仪最先反应过来,拈须笑道:&ldo;既然两位大人都要为诸位举子作诗践行,那下官就斗胆为大人评比一次了。&rdo;
其余官员也反应过来,纷纷称是。
鹿鸣宴所谓践行,并不是说这些举子马上要出发,而是为他们即将踏上会试的征程而祝福鼓励,即为他们踏上更高层次的科举之路践行。
举子们也正襟危坐,十分期待的看着余柏林和曾毓,想像两位状元到底会做出何等诗作,又到底谁更胜一筹。
虽然他们都拜读过上首两位诗集,但见他们当场作诗,亲口吟诵,还是第一次。
&ldo;既然愚兄年长,那就愚兄先来吧。&rdo;曾毓道。
余柏林伸手道:&ldo;钟灵兄请。&rdo;
曾毓闭眼沉思半刻,道:&ldo;诸位已得桂榜提名,不过在科举之路上尚且只是一小步。接下来科举会试殿试,才是科举最重要的一环。本官送诸位举人《劝学诗》一首,希望诸位不要因为得中桂榜,就懈怠读书。&rdo;
&ldo;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rdo;
曾毓一首诗毕,众人眼中都出现向往之色。
他这首诗并非有多么卖弄才华辞藻,只是以通俗易懂的词句,告诉众人,读书考取功名的重要性。
几乎每一个读书人心中,都有一个出人头地的梦想。按照儒家思想而言,所学知识,就是为了&ldo;修身&rdo;,&ldo;修身&rdo;之后,便能&ldo;齐家&rdo;。&ldo;修身齐家&rdo;的目的,就在于&ldo;治国平天下&rdo;。
所谓&ldo;治国平天下&rdo;,也就是最大的出人头地了。
曾毓这首诗把大家心中所想都简单明了的点明出来,也难怪诸位读书人会面露向往之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