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

怪力小说>盛世文豪晋江 > 第153章(第2页)

第153章(第2页)

若要追究起来,岑千户不但性命难保,连家人也难逃罪责。

&ldo;王爷……&rdo;张珊作为封蔚副将,在事情结束之后,只有他有资格站出来劝说,&ldo;王爷息怒。出征将至,王爷以大事为重。&rdo;

&ldo;本王知道。&rdo;封蔚环视一圈在场将领,道,&ldo;太子出事,朝中那些看不惯咱们武将的文人们,又有理由对咱们指手画脚了。看看这粮糙!即使有本王在这里杵着,他们也敢砍了三分之一下来。若没有长青要回了屯田,早早的种上了高产的新粮食,又恰好遇上丰收。这点粮糙,够糊口吗?!&rdo;

&ldo;别说追着那群鞑子,把他们王帐彻底端了。恐怕我们刚深入糙地腹地,就得断粮了吧?&rdo;封蔚看着那群明显被调动起来不满之意的将领,继续道,&ldo;本王就不明白了,剿灭鞑子,再也不用担心北疆安危。这种一劳永逸的事,为什么朝中那些文臣总是要跳着脚反对,总是要拼了命给咱们拖后腿。好像我们武将立了功劳,就会要了他们的命似的。&rdo;

&ldo;可鞑子不平,北疆就要年年死人。咱们手下的兵,老面孔又没了多少?那些不是咱们大晖的黎民百姓吗?大概没死在他们眼前,没死在他们头上,所以压制武将,不让咱们立功劳,比大晖的边疆安稳,比大晖边关将士和黎民的性命,都要重要了。&rdo;封蔚冷哼道,&ldo;这次居然敢私通鞑子,加害太子。这事要是成功,他们趁机发难,我们难得的好日子立刻就没了。只要他们乐意,我们兵营里的将领就得换大半。&rdo;

&ldo;太子出事,整个兵营中所有将领全有责任。&rdo;封蔚站起来,走到大帐中间,道,&ldo;将领都换走了,粮糙粮饷再砍一半,说不定还会来个什么文官当督军。大家就又回到先帝时候,勒紧裤腰带,赤手空拳去打鞑子吧。对了,打完鞑子回来还不一定有奖赏领呢。&rdo;

张珊等将领低下头,双目赤红。

他们这群人都是经历了文宗那十几年北疆最黑暗的时期。没吃没喝没衣服穿,鞑子一年比一年凶猛。他们一边拿命去填去拼,一边还要被布政使等文官冷嘲热讽。

那段时间,黑暗的伸手不见五指,让人一日比一日绝望,甚至不知道自己这么拼命,到底为了什么。

为了国家?为了君王?可国家和君王可曾为他们想过一丝半点?

直到新君登基,他们才有了盼头。等德王来兵营,他们渐渐有了好日子过。待布政使换成了余柏林,北疆就成了驻边将士中最羡慕的一个地。

不说底层士兵心中如何想,他们这群将领的日子都好过了不少。

本来太子之事,他们还想着是朝中有人跟德王博弈,大概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这朝中大臣们倾轧之事,当然要躲得远远的,谁没事往上凑啊。

但听封蔚这么一说,他们心中黑暗的记忆瞬间被挑起来了。

德王说的没错啊。以他的身份,就算太子出事,他最多被撸了职位当几年闲王,反正皇帝陛下对他信任的很,过几年照样起用。就算当闲王那几年,除了闲了点,也半点不会亏待他。

而他们呢?

太子出事,肯定是军营上上下下都会被怪责。所有人都会被皇帝震怒所波及。

到时候将士换人,粮饷被砍,那是既有可能发生的事。

而且余布政使听说也被人弹劾。这事跟余布政使有什么关系?他既不是军营的人,对此事没有责任,还立了功劳救了太子。这样都被被弹劾,明摆着是朝中那些老文臣对余布政使对武将太好不满了,这是针对他们呢!

将领们这么一想,心里十分窝火。

我在边疆拼死拼活保家卫国,你在京城吃香喝辣还要拖我后腿甚至陷害我。

走着瞧,跟你没完!待我们出征大胜得归,就是算总账的时候!

封蔚十分了解这些将士们的心情,也知道文武之间天然的隔阂。作为王爷,帝王那一套挑拨文臣武将关系的手段,封蔚信手拈来,轻而易举的就把针对自己和皇帝的事推到了文臣武将大冲突身上。并且,他在尤为被抓,军心浮动的时候,很顺利的用此事鼓舞了士气。

大帐外面守着许多士兵,他又没有特意保密。很快这一席话就传遍了军营。

所有将士都知道了尤为之事,也误解了这次太子被袭击,是朝中那些一直看边疆将士不顺眼的蛀虫们,想出来的新折腾方式。

若是得逞,他们又得回到文宗时那段黑暗时光。

这能忍?果断不能忍!

军中将士士气空前高涨,一个个急吼吼的要出征,立下大功劳然后找人算账。而封蔚和余柏林在军中人气,更是节节攀升。

特别是余柏林。作为难得一见与军中将士相处如此融洽的文官,谁也舍不得他离开。

将领们认为余柏林好说话,且又有真学问,让人佩服,还能让子弟去请教一番。

对于底层士兵而言,能亲自下田为他们种吃的,能张罗人教他们识字算账,让他们将来打不动仗吃不了军粮了,也有一技之长谋生,父母官之名,余柏林当之无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