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倒不必她们设法拖,谢府自会拖下去。许道萍也暂得保全。
朱凤英长长舒出一口气,一时又有些后怕。若非所有巧事皆赶到一处,她对于许道萍,只怕也是无能为力的。
从前,二人总在一处吟诗作对,感怀吟赋,相互慕其才情。
如今,朱凤英已是准郓王妃。而许道萍,却依旧是孑然一身,没个倚靠,到底是可怜得很。
不过世事便是如此,有人忧愁,便有人欢喜。
几日之后,汴京城中又迎来了一件街知巷闻之事,蔡三娘子的生辰就要到了。
自五木观之事后,城中百姓已许久没什么事可议论,好不容易遇着一个,自然要广而告之。
说来,不过一位世家小娘子的生辰,在汴京原算不得什么大事。
莫说世家小娘子,便是帝姬、宗姬,在都城汴京,也无甚好稀奇的。
只是,蔡三娘子的生辰纲之中,有一件,却是顶难得的。
听闻,蔡太师对这个孙女颇是宠爱,得了好东西,便先顾着她,连兄长们亦是不及。
只听茶坊之中已传开来,有人遂道:
“都听说了么?蔡家那小娘子的生辰,体面可大着呢!”
有人附和:
“怎么不知?听闻光是金银玩物、茶叶瓷器,便尽值十万贯呢!”
此话一出,座中众人无不惊愕。
眼下陈年的外患尚未有好的决断,又新来了流民之灾。这般巨额之数,竟只是为了小娘子的生辰?
又有人道:
“这有什么稀奇?还有你们不知的呢!说出来,可吓死人!”
众人一时满脸好奇,皆伸长了脖子要听,还有人不停催促着。
“说是在深海打捞了一颗夜明珠,足有手掌那般大。”那人一面比划一面道,“工匠打磨,废了好些时日,若能一睹,也不枉这一辈子了!”
有人只叹道:
“这样的物件,不知又费多少银钱?”
另有人笑道:
“银钱?这可是无价之宝,岂是银钱能衡量的?”
市井的言语,传得很快。至蔡云衡闺中时,她倒不以为意,只笑道:
“如今街市上,什么话也拿来胡乱传!那样大的夜明珠,若真有,我亦想一观的!”
一旁的丫头亦掩面笑起来:
“可不是!都说三人成虎,果是不错的。对了,小娘子让我送的帖子,适才已送去谢府了。”
蔡云衡点点头:
“那谢七娘如何说?可是会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