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菱这里亦是暖炉生烟,鲜少出门往来。
闷了几日,只听钏儿不满道:
“本是极好的生意,如今倒做不成了!”
这是抱怨树皮羹的财路断绝。
谢菱将数好的银票放入妆奁,只笑道:
“这本不是长久生意,不过他心血来潮,捞上一笔。已是多赚了,你又有甚不足的?”
见谢菱不在意,钏儿也只得作罢。
她转而又笑道:
“说来,赵小郎君待小娘子这般好,上回在簇锦坊,小娘子却不理他来?”
“你懂什么?”谢菱回头嗔道,“他哪里是寻我来的?”
“不寻小娘子,又寻谁来?”钏儿不解。
“他谁也不寻!”谢菱轻笑一声。
她锁上妆奁,又放入衣箱中,只道:
“急着见未婚妻子,不过是更加正了他纨绔之名!”
见钏儿满脸茫然,谢菱忽觉颇是有趣。她今日心绪甚好,倒也愿意与钏儿说一说。
谢菱接着道:
“近郊粥棚林立,早晚被盯上。而靠着流民发财的树皮羹,自然也连带着被查。好在只是捞钱的小事,不会往深了去,顶多对商户一番告诫训斥。再不济,查到鲁国公府,可谁又会疑他一介纨绔来?”
钏儿方才恍然大悟。
她只微张着口,听得一愣一愣的。
只见她不住点头,一面道:
“从前我只道小娘子心思细。不想,赵小郎君堂堂七尺男儿,竟也心细如发。当真叫人好生佩服!”
谢菱只摇了摇头,心道:日后去了鲁国公府,让她佩服的还多着呢!
她朝窗外瞧去,已是午后了,雪势却不见小,反而愈发成疏狂之势。
眼下还是初冬呢!怎就有了隆冬的意味?
也不知真到年下,要冷成什么样子!
谢菱搓了搓手,正欲往榻上打眠,却见外头隐约喧闹了起来。
一个婆子急匆匆地进来,袍子上还沾着残雪,不及拂拭。
她慌忙行过一礼,方道:
“八娘子快收拾收拾,往正厅上去吧!老夫人与老爷夫人们,皆已在了。”
谢菱还不及回神,那婆子又匆匆而去。
她眉头微颤,一面唤丫头来更衣,一面思索着方才种种。
寻常内宅之事,父亲是断不会在场的。
此番不独父亲,长辈们皆在,又是正厅,想必是大事了。
而且,是了不得的大事!
谢菱一下子慌了神,忙趋步朝外行去。
她一把揽过斗篷,过门槛时,还绕着结子不曾系好。
只见她一路行来,踉踉跄跄。
丫头们亦跟着慌了,还从未见过八娘子这般失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