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刚刚公交车停下的时候有那么多花枝从门外探了进来,实在是这条路有点窄,加上现在是春天,又花期正盛,茂密的花枝便将原本就不充裕的路堵了大半,以至于刚刚离开的145路公交车的司机们最不喜欢的几个站点就有春天里的春花路了。
没错,刚刚那一站就是“春花路站”,而男子此时正在走的这条路就是春花路。
这是老城区的老路,而春花路在这一带的路里还算是最宽的,也因为它最宽,当年才会把公交车站定在这里。
春花路并不算长,男子很快就走完了,然后在道路尽头一转,走进了春花支路。
就像这里最常见的白花树一样,这里的道路设置也树大分枝,总体围绕“春花路”这条主支,根据方位的不同,延伸出来了“春花支路”,“春花一路”……等等更为细窄的小路。
这里的路就更不方便行车了,不过这里交通方便,除了公交车之外还有其他各种交通方式,而哪怕不搭乘公共交通,步行都能走到很多热闹的地方去,自行车一骑,能去的地方就更多了。
换言之,这里其实算是中心城区。
唔……中心“老”城区吧。
在春花支路的某个巷口一转,男子走进了一条更细窄一些的小路,道路两侧的路牌显示着这里的路名——“春花支路南”。
和外头的春花路以及春花支路一样,这里的道路两旁亦有开得繁茂的白色花树。而不知道是不是这里白天的日照更好的缘故,这里的花开的似乎比外头更丰盛,以至于此时路边零零散散站了数人,人人手里拿着大扫把,扫的却不是垃圾,而是厚厚落在道路中的白色花瓣。
这些人,一看就是住在附近的居民了。
而恰好走到这里的男子显然也是这里的居民。
几乎是一走到就立刻有人看到了他,停下手中的扫把,原本正在打扫的人们纷纷笑着冲他打起招呼来——
“阿枝,下班了啊!”
“阿枝,晚饭吃了没?”
“阿枝,你这工作找的好哇,这下班时间每天都一样,可比我家阿德的工作规律多啦!”
而男子也熟稔地和他们问候起来:
“张伯好。”
“李姨好,我已经吃过了。”
“孙奶奶好,财务工作本来就比较规律,不过不如阿德的工作薪水高,有前途。”
就像他人似乎很了解他一般,男子显然也很了解在场的这些人。
虽然长了一张看起来有点淡漠甚至冷漠的脸,不过他礼数周到,现场的每个人都寒暄了几句,就连不认识的人都打了招呼,简单地自我介绍兼了解了一番,这才继续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离开。
不得不说,哪怕气质冷了些,可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好极了。
以至于刚刚和他结识的新来的邻居甲在目送他离开后,立刻小步跑到了在此地居住时间最长的老街坊——刚刚被男子称呼为“孙奶奶”的老太太身边,声音压低,小声朝老太太打听起男子来。
目的嘛……当然是这个年龄段最避免不了的“给自己孩子以及给熟人的孩子介绍对象”这个任务了。
“……我三姐的同事的兄弟家有个女孩子刚刚毕业了,托我帮忙留意个对象,人情往来嘛,您懂得,我看着刚刚那小伙子人不错,老姐姐,我刚搬来这里对这孩子不了解,要不您帮再给我介绍一下那孩子?”
扫把尖扫在花堆上,新来的街坊小声向老太太讨教道。
老太太就眯了眯眼,半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