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他在京都大学数学系攻读研究生的时候,第一篇论文就被批得一无是处。
广中平佑却不气馁,继续埋头苦干,三个月之后第二篇论文终于发表了,并且当时哈佛大学教授扎里斯基来东京讲学,在广中平佑的导师推荐下,广中平佑写的论文,顺利引起了扎里斯基的兴趣。
于是,在五七年的时候,广中平佑这才得以来到哈佛大学读博,导师就是扎里斯基。
因此,广中平佑的天赋确实是差了一些,可他有选择性的努力,还是很有道理的。
此君有一套竞争的理论,当竞争中确实技不如人的时候,不要嫉妒而要学会放弃。
不是放弃对目标的追求,而是选择性地部分放弃,修改目标,从而集中精力实现新目标。
当初的广中平佑之所以放弃继续学习费马大定理,便是基于他这套理论。
从原时空历史上,广中平佑的成就来说,这套理论真的很适合他自己。
“陈君太厉害了,是我要学习的对象,如果能够当面请教陈君,那就太好了”
广中平佑再次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还是没能够看懂零点猜想,不由‘异想天开’地自语道。
对于他来说,嫉妒别人是不对的,有这个嫉妒的时间,还不如奋起直追呢。
这一点,他跟小平邦彦就有很大不同了。
整个北美大陆,除了小平邦彦、陈省身、广中平佑他们这些外籍教授、博士,努力研究陈国华的论文时,也同样还有斯梅尔、维布伦等鹰酱本土数学家在研究论文。
只因为陈国华在全球数学界的名气太响亮了,地位也非常高。
有句话人红是非多。
有些人并不是纯粹查看陈国华的论文那么简单,这些人是想挑刺。
只可惜,陈国华根本不可能给他们机会。
北美纽约曼哈顿,城中心广场酒店。
“泰奥菲勒,好久不见,你最近过得好么?”
“还不错,张,不知道你这次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泰奥菲勒看着眼前的张百顺,眼底闪过一丝疑惑。
他习惯了打直球,一般来说都是开门见山,直入正题,不会耽误太多的时间。
张百顺闻言,轻声一笑,道:
“是这样的,泰奥菲勒,我们斯科特公司想投资矿场,不知道能不能麻烦你帮忙牵牵线?”
斯科特公司是一家北美土生土长的公司,不过最近这段时间,已经被收购了,股东是一家注册在海外某群岛的国外企业,具体在哪个群岛,背后股东又有哪些,完全搞不清楚。
因为光是在华尔街这边的金融股东就有好几百家。
其中还有几个华裔、犹太裔股东,总之一句话,斯科特公司背后的股东成分非常复杂。
至于说张百顺,尽管他是斯科特公司的总裁,但也只是职业经理人罢了。
尽管如此,自从张百顺成为斯科特公司的总裁之后,营收倒是涨得非快,并且大肆从其他公司采购大量的矿产、原油等物资。
也因此,张百顺跟泰奥菲勒经常打交道。
后者原本是美孚公司在中东那边的代表,后来是因为跟华润公司签订的大合同,然后调回来北美这边任职了。
当然,看似回到鹰酱这边担任更高层的高管,实际上却是被‘退休’了。
捞到的油水已经不如以前了。
现在张百顺找上门来,那就是机会了。
“哦,你们公司想要在哪里投资矿场啊?”
泰奥菲勒面带好奇地询问,似乎是不太关心,只是纯好奇而已。
可实际上,他的大脑已经疯狂转动,大量的脑细胞开始死亡。
他绝对不会认为张百顺对自己的背景不了解,那么对方找到他,很大可能是想要在中东那边投资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