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蒙在沿途布置了几道防线,并不要求防线上的将士死守,接战之后就可以撤退。后面的防线负责掩护退下来的前军,按照这种方式一层层就像剥皮似的退守,以此延缓对方先头部队的推进速度,掩护人员与物资向后方转移。阿蒙本人则先行一步,赶往红岬镇指挥真正的主防线布置。……乌鲁克军团的先头部队势如破竹,摧枯拉朽般攻破海岬城邦的边境关隘长驱直入。沿途阻击击自然由安-拉军团来执行,虽然阿蒙不要求他们能守住,但层层设防的士兵作战仍然很英勇,这支在战场上磨练出来的精锐之师损失颇重。阿蒙在红岬镇以东布置三道防线,阻击敌人之后依次撤退,付出了伤亡近千人的代价,就连指挥阻击战的约翰也身受重伤。但他们成功的减缓了乌鲁克军团的推进速度,掩护了后方的人员与物资转移,只有一小部分不及撤退的居民陷落。向前推进纵深近二百里,一路占领的大片的土地,乌鲁克军团连续突防之后,那股势不可挡的冲击力被遏制了,到达红岬防线前方时,已经转入两军对垒的阵地作战态势。此时重新整编的荷鲁斯军团和伊西丝军团已经赶到红岬镇,而塞特军团则从前方转移了大量物资和人口。阿蒙率领撤退的安-拉军团与大军汇合,扼守防线严阵以待。红岬镇位于海岬城邦境内两片海洋间陆地最狭窄处,是进入埃居腹地的咽喉,有一条不太高的小山脉贯穿南北,山丘上杂树丛生、怪石嶙峋,像是一道天然的断续屏障。红岬镇处于山势相对平缓的拗口处,是商队来往的必经之地,很多年前自发形成了这一个规模不小的集镇。后来罗德-迪克在这里修建了要塞,筑起城墙就像一座小型的城邦。当法老大军远征时,这个堡垒就是囤积物资的后勤基地。在红岬镇南北两侧,沿着小山脉取材开采石料也修筑了工事,地势开阔处还架设了粗木栅栏。阿蒙一来到红岬镇,就意识到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再往后退,地势重新变得开阔平坦,不足百里之外就是海岬城邦的主城。这里的山脉并不是很高,向着海岬城邦的一面相对陡峭,而向着边境的一面相对平缓。假如红岬镇与这条防线被乌鲁克军团攻占,那么敌人就会占据极大的优势,能抵御来自埃居腹地方向的反攻,所以这道防线绝对不能丢。但要守住它也不容易,不能只龟缩在城堡与防御工事后面被动挨打,左右两翼的山脉一旦被突破,红岬镇就将陷入大军的包围之中。这里只是一个镇子,城墙并不算太高,很难抵御连续的攻击。镇中虽可以驻守大军,但困受其中又显得过于拥挤,不摆开战阵就失去了大军团作战的优势。所以阿蒙制定的作战计划是在镇外摆开军阵对垒,以身后的城堡与工事为依托和掩护,交战不利可以从容撤退,稳固防守休整之后还可以再出击,要打的是一场艰苦的攻防拉锯战。阿蒙在红岬镇意外的见到了加百列,这位大武士是被派来接替受伤回后方休养的伊西丝军团前阵指挥官龙影。法老大军与哈梯交战时,军中高手也有不少死伤,比如给安拉军团送信的大神术师塞尚与大武士维嘉就身受重伤,此刻已无法再投入战斗了。圣女大人把加百列也派到前线,可见她对这里非常重视。阿蒙对加百列说:“您来的正好,我的前阵指挥官约翰在阻击战中受了重伤已无法上阵,而伊西丝军团的阵容目前并不完整。我想将三个军团的精锐编成前锋战阵,就由您来担任前阵指挥官。这个任务非常危险,请问您是否愿意接受?”加百列手按剑柄鞠躬道:“您是战场总指挥,既然是军令,何必问我接不接受?这是我的荣耀,感谢总指挥的信任!”阿蒙当然信任加百列,他很了解这位大武士的忠诚与勇敢。想当初玛利亚就推荐加百列担任安-拉军团的前阵指挥官,阿蒙没有接受却选择了约翰,一方面是因为不想把圣女身边最重要的臂助带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地位的原因,他要有绝对的权威去指挥部下,约翰显然更合适。但此一时彼一时,他如今已是战场总指挥,对前线战事至关重要的职务上,当然要任命了解与信任的人,加百列既然上了前线,那就是她了这个任务也非常危险,因为很可能要面对大陆第一武士恩启都。加百列刚刚接受最新的任命,乌鲁克军团就已兵临城下。吉尔伽美什也看清了形势,并没有挥军直攻红岬镇,而是在几十里外扎下大营,并派使者送来了檄文。大军远征当然要师出有名,发出檄文宣告自己为什么要作战、战争的目的又是什么?这不仅是占据道义的高度,也是鼓舞本方的士气。这份檄文的内容如下——伟大、庄严、仁慈的神灵马尔都克,无论天或地都将顺从您的意志,后人的进献永世不忘。诸神赐予土地上的收获装满粮仓,请接受人们永世的奉飨。我听见您的召唤、仰望那荣光,您的光辉将照耀着我们的大军,推进到大地与海洋的门庭。那传说中的马尔都克之地啊,将迎来荣耀的回归,重新沐浴着神灵的光辉。您的子民将惩罚埃居,他们的法老辱没神灵、欺压外邦、贪婪残暴……檄文的最后面是一长串华贵无比的称号,用了五十个名衔来赞美马尔都克,这位神灵的名字可真够长的。阿蒙看见这篇檄文,就意识到巴伦王国中也有马尔都克的神谕,这与哈梯和埃居的情况是一样的。吉尔伽美什以奉神谕的名义出兵,神谕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惩罚埃居法老对神灵不敬、贪婪残暴,竟敢觊觎传说中的马尔都克之地;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要指引子民恢复马尔都克之地的荣光照耀。言下之意,巴伦王国也将介入杜克平原的争夺,而且野心很大,想要控制整个叙亚沙漠与杜克平原。就如阿蒙等将领在战前所分析的那样,若这些目标真的全部实现了,巴伦将成为周边各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吉尔伽美什也将成为大陆上无与伦比的英雄。阿蒙曾看过伊西斯神殿档案馆收藏的古代文书,记录了在都克镇一带发生的上古众神之战,同属胜利方的恩里尔与马尔都克之间却发生了决裂,阿努纳启众神从此分裂成两个集团。让马尔都克一战成名的马尔都克之地,却仍然在恩里尔的神域之中,那么檄文中提到的“将迎来荣耀的回归”,应该指的就是巴伦大军最终夺回都克平原,为马尔都克修建神殿。就像歌烈曾经对阿蒙所说的那样——“可以预见那里的纷争也将是神灵的纷争,而人们以神之名驱使着自己的欲望!”但无论是歌烈还是阿蒙,都卷入到这场身不由己的列国混战中。乌鲁克军团的目的,在檄文中说的也很清楚,他们是要割占红岬防线以东的埃居领土,檄文中提到的“大地与海洋的门庭”,指的就是红岬镇所在的位置。由于阿蒙的战略后撤,乌鲁克军团想要的领土已经攻占下来,但还缺最后两件事没有完成。军事上的,要攻占红岬镇以及两侧山脉上的防御工事,才能将这片地方守住。政治上,要逼迫埃居帝国割地求和,正式承认割让这篇领土。这都是埃居法老不可能答应的,所以还需要一番大战来给出答案。阿蒙派人将檄文呈送给后方的法老,又回了一封战书。他并没有扯神灵之类的废话,虽精通大陆上的各种文字,阿蒙本人却不太会写赞美诗一类的文体,回信很简单,就是约定三日后战场上见。……三天后,就在红岬镇以西的平原上,两国大军摆开了战阵。烈日下,铠甲与武器的反光亮的刺眼,战士们紧握刀枪,面对威武雄壮的敌人军阵,指节都有些发白,却人人站得笔直,汗水流下也忘记了去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