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

怪力小说>晋庭汉裔TXT > 第七十二章 与卢志谈圣王(第1页)

第七十二章 与卢志谈圣王(第1页)

攻下汲县以后,河北义军并没有立刻向洛阳开进,而是在汲县做一段时间的整休。

毕竟按理来说,如此规模的大战,无论战果如何,对士卒和将领的体力脑力,都是巨大的负担与考验。

一场仗打下来,哪怕是光追逐溃兵,就足以令人身心俱疲。

这也是为什么,上一次黄桥之战后,哪怕义军次日发生了哗变,赵王军也依旧无所作为的原因。

人可以克制自己的情爱,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但和克制疲倦的难度相比,却不值一提。

不过对于义军来说,在汲县停留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整休。

大战次日,司马颖率领后续义军赶来,然后就在卢志的指挥下,打扫战场,给战死的士卒收捡尸骨。

这当然不止包括这一战战死的义军士卒,也包括上一战战死的义军士卒,还包括战死的赵王军士卒。

卢志对征北军司诸将说:“大家本都是晋室的子民,之所以在战场上兵戎相见,都是因为赵王篡逆。

我们身在河北,没有亲人的顾忌,可以奉义诛贼。

但他们的家小却处在赵逆看管,不为他效命又能如何呢?”

“诸位舍生忘死,匡扶社稷,自然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好男儿。

但这些被好男儿杀掉的人,也不过是被赵逆裹挟的可怜人,心怀家小的好男子罢了。”

“我们既然是义军勤王之师,是要为天下人造福,那自然也包括这些为赵逆逼迫的人。

不论他来自何方,也不论他姓甚名谁,此刻都应该得到永久的安息。”

在司马颖的支持下,将士们花了整整十日时间来做这件事。

他们不是以往那种极为草率的方法,挖一个大坑,将几百具尸体扔进去了事。

而是给每一具尸体都挖了一个土坑,知道姓名籍贯的就立下一块木制的墓碑,不知道姓名籍贯的,就分门别类,分别栽种上柳枝、杨枝。

近四万座墓碑与坟包密密麻麻,伫立在黄桥两岸,一眼望过去,绵延数里,真是蔚为壮观。

而后卢志当众设坛,请司马颖领众将前来,在黄桥之上,对着清水祭祀英灵。

司马颖身服斩衰白衣,手持卢志亲手写的祭文,当众吟诵一遍后,将其焚烧成灰,洒入江中。

在当地百姓眼中,这场景真是令人倾倒,加上卢志为了树立司马颖的权威,并不宣传自己,众人便都以为是司马颖的主张,纷纷议论说:“常山王勇武,但到底比不过成都王仁德啊!”

不过此事也引起了一件风波,那就是常山王府众将的不满。

毕竟这一战,名义上说是两王同时出兵,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常山军才是这一战的主力,常山内史刘羡也是实际的主帅。

而且,常山王司马乂更是亲自冲阵作战,杀敌十余人。

相比之下,司马颖之前弃军逃跑,此战又深居后方,相差何止分毫,怎么休息了几日后,倒像是司马颖居功至伟了呢?

于是司马乂麾下诸将多忿忿不平,上官巳、刘佑等人先后公开抱怨说:“苦仗硬仗都是我们打的,他们倒装腔作势起来了。”

刘羡察觉到不对,连忙召集众人,对他们劝慰道:“我在关西打仗时,大小经历差不多有二十余战,其实也想过要为敌军收拾骸骨。

但顾虑到当时形势危急,还可能有损军中士气,所以纠结之下,总是未能实施。”

“哪怕是以周处公、张轨公之能,也未曾推行过此设想,可见此事之难。

而卢长史不仅想到了,而且做到了,让他得这份民心又如何呢?”

“而且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我们既然立下了军功,谁人也无法抹去这份功劳。

可若是成都王殿下不能坚持这份仁德,那民心自然又会离去了。

大家不要介怀!”

他这么说着,方才勉强压住了常山王府的怒火。

而卢志听说此事之后,连忙来向常山王府承诺道:

“请常山王殿下与诸位放心,此次勤王,我王绝不会隐没诸位的任何功劳,事成之后,除去军司诸将的正常封赏外,我王也别无所求,惟有退回邺城,守一方平安罢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