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书燕听后点了点头,前一世她没有做过生意,她虽然有很多的先知,但却没有做过生意这一块的,所以这一世做生意,也全凭自己的摸索了。
这会儿有一艘船上的管事走下了船,却是朝三人走来,原来是来买烧饼和馒头的。
于书燕立即上前相迎,许是这船上呆得太久了,他站在摊前吃烧饼,却见里头包的肉馅味道不错,于是顺手将所有的吃食买走。
于书燕穿着一身男装,看起来像个少年郎,她上前套交情,问道:“不知东家是哪家的船队?”
那管事说道:“我是吕家船队的。”
“可是岳州吕家?”
“正是。”
那吕家管事一脸疑惑的看向于书燕,“你知道岳州的吕家?”
莫非此人也曾是走商不成?
于书燕点头,“我曾经跟人做生意经过岳州,对那边有些了解。”
那吕家管事立即来了兴致,“你以前做的什么生意?”
“我卖过一些药材,皆是山中草药。”
“你也是卖草药的,吕家正是药商。”
于书燕立即看向他,便小声问道:“我曾听说这码头上不少管事会带些小货来卖,不知管事大人可有,我倒是有销路的。”
那位吕家管事面色变了变,却是没有急着接话,瞧着样子像是在犹豫不定。
于书燕接着说道:“云母、冬虫夏草、人参、牛黄等物皆可。”
那吕家管事没想到她当真懂得药材,要的这些若是货拿得好,自是能卖个好价格。
过了半晌,吕家管事的烧饼吃完,他从袖里拿出一支参,于书燕朝那参看去一眼,面色微变,这东西可是营州等地上贡的胡参,以前在京城她才看到,也是宫中娘娘赏下的。
“这个东西你可认得?”
“认得,胡参。”
对方微愕:“你还当真认得,那你可敢买?”
“为何不敢,只是价格上恐怕太贵我拿不了这么多的货。”
于书燕手里头的银子不多,这可是上等的胡参,进贡之物,看来此人来头不小,岳州吕家是大商人,门路还挺多的。
那吕家管事的沉思了一会儿,问道:“你能拿多少?”
于书燕伸出一个巴掌,对方面上一喜,问道:“五千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