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丰峻半道上救了何如月,又送她回家,曾经指过自己家的方向。后来警察在工会办公室询问情况时,丰峻说过住在西大街的平阳里,何如月心里记着呢。
十二点一过,何如月就出了厂门,沿着吴柴厂的围墙走到河边,就上了桥,再下桥拐到西大街,很顺利地就摸到了平阳里。
平阳里也是中吴以前的旧人家老房子,但不似孙家弄曾经是大户人家、雕梁画栋得那么好看。这里全是青砖房,全然没有江南人家粉墙黛瓦的婉约,而是庭院深深、弄堂套着弄堂。
何如月当即就懵了。她没想到平阳里的地形竟然这么复杂。
随意走了一段,终于看到一口井,有两个阿姨在井边打水洗衣服。
“阿姨,请问这弄堂里有姓丰的人家吗?丰收的丰。”
一个阿姨问:“你问几号弄啊?”
“这……不是平阳里吗?”
“是平阳里,但平阳里有二十几条夹弄呢。”
我去,何如月眼前一黑。就算是原身的土著记忆,也完全不知道平阳里居然跟迷宫似的啊。
没办法,来都来了,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问:“我也不知道几号弄,只知道主人姓丰。丰收的丰。”
阿姨道:“丰家解放前就是平阳里的大户,族里子侄好多个,平阳里起码十几户人家都姓丰,你要找哪家啊?”
没想到丰家祖上还挺阔。
何如月道:“老先生叫丰成福,在吴柴厂工作,大概年前过世了,他儿子是部队回来的……”
还没说完,两阿姨就呱呱叫了起来,立时指向南边:“十六号弄走到底,门口有个大石头,就他家了。”
说着,还打量何如月,眼神十分奇怪。
何如月被她们打量得不自在,伸过脑袋,往井里照了照:“阿姨怎么盯着我看,我脸上有东西?”
其中一个四顾无人,压低声音道:“丫头啊,我看你是个正经人,去找他家干嘛啊?”
这阿姨八卦的表情,一看就是个爱打听也爱传播的阿姨啊,顿时成功地激起了何如月的兴趣。
“我是吴柴厂的,例行工作,摸底调查来的。”何如月故意道。
果然两位阿姨更来劲了,眼中蓦地燃烧起打小报告的火焰。
“是啊,厂里也觉得他有问题了吧?”
“同志我跟你说,不过你别说是我说的啊……”
“放心我绝对不说。”何如月心想,我都不认识你,我跟谁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