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

怪力小说>盛世梦照明 > 第八十二章 复兴川中(第2页)

第八十二章 复兴川中(第2页)

正宦:“妈,东方说的是个好主意,你看山下一片荒芜的原野,至少有上十万亩,拿五万亩种高粱,酿酒的高粱就有了,同时酒糟又是喂猪的饲料,养猪也有条件了,猪粪用来浇果树,猪肉可卖钱,真环环都生财哟!”

东方:“妈,我想这么多果树,结这么多果子,不如生产一种不大醉人的果酒,让男女老少都能喝,肯定好卖。”

刘芳:“你们说的是个好主意,这里水好,水量大,山下又有建厂的宝地,和种高粱的原野,及种大量果树的山包,我们自己有制酒的匠师和全套设备,一切都是现存的。这么做有何不可呢?就这样定了。”

一家人再往上走,在接近山顶时,竟有一座庙子,灵音寺,是供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的,两师徒守在这里,十分清贫,香火也不盛。

刘芳:“二位法师的法号怎么称?”

年轻一些的双手合十,说道:“贫尼法号妙果,我师傅因病失语,法号正根,禅门临济宗。”

刘芳:“我叫刘芳,这是我小儿子正宦,这是我小儿媳欧阳东方,这时我五儿媳郁芙蓉,今天无意进入宝刹,也是一种缘分。我将在附近遍植果树,在山下建一酒坊,以后这里就热闹起来了,灵音寺的开支皆由我管家负责,这是一千两银票,请妙果师傅找匠人好好把菩萨进行妆金,和改善你们的生活,等我在下面修酒厂时,一道将庙子重新整修过,东方,今后你要时常关心灵音寺,关照正根和妙果两位法师。”

妙果:“刘施主,你们家愿成为本寺檀越太感谢你们了,阿弥陀佛!”

刘芳一家下山又登上栖乐山,在第一台,他的北边和西边大有看不到尽头的感觉,于是登上第二台,站在台边,才看清了下面的第一台,栖乐山主峰靠南,其北、西、东,呈扇面包着主峰,约十余万亩,第二台只二万亩,林木茂密苍翠,不宜毁林开发,东方说道:“妈,看来这两万亩只能空起。”

芙蓉说:“妈,我们进林子里去研究这个问题。”

正宦:“五嫂,这又有什么奥妙?”

芙蓉:“六弟,山人自有妙计。”

大家进到林中,顿觉凉气袭人,当时正是七月炎热之时,林子里却如秋天。

东方:“五嫂,不就很凉快个嘛!”

芙蓉道:“我们在江宁秦淮河边的山林中,建了许多独栋小楼作避暑之用,小楼占地很少,只两层,五六间房,一家人完全够用。稍微有钱的都来买,主要是老人、小孩来此避暑,结果大赚了一笔,至少把建酒坊的钱赚得回来,自己留他几栋,爹妈、婆婆爷爷、兄弟姐妹们都来避暑,难道不好吗?”

正宦:“五嫂足智多谋,又是一个妙着,等把其它大事忙完了,就忙这件事。”

今天一趟很有收获,大家非常高兴,回到家中,刘芳说:

“我要回重庆组织长工了,芙蓉也要回川西去关照那边的事和照料小福禄寿了,东方抓紧时间把五十五片分出来,我首批老长工很快要布置到五十五个点上做准备。我已通知正凤先发二船货来把业开了,这是东方负责的。同时,我已联系了谭将军,他的三万军士前来修复水利灌溉设施,这事正宦负责。我组织的长工将一批一批陆续到达,正宦,你要由北到南逐片安排,先把开垦的事和建锦官城的事办了,估计要今冬明春保宁移树的才能逐步展开。正宦要与罗邦主联系,请他帮忙到外县请几十个木工队来,修缮各片的住房,与各片先来的人商量修那里,怎么修,仍实行包工包料。”

首先在谭?带领下,三万官军来到南充,正宦早认识谭?的。欧阳东方请吴大人向谭?介绍了各县的情况,原则是各县的水利设施都要进行修整,但先修要开垦的八个县,然后是重新安置移民的三个县。

顺庆府各县人口损失很大,土地荒芜严重,但一般农村水利设施遭人为破坏的并不严重,多是年久失修,部分垮塌而已,水渠则多是自然的堵塞,因此,修复起来并不难,进度也较快。

十天后,刘芳首先组织来的五十五组由老移民组成的先遣垦植人员到达,东方由北而南按着《鱼鳞图册》的图示,带到了指定位置,每组随有一个建房的匠师,各自去找废弃的村落与房屋,进行修缮,这些老移民都经历过的,他们谈好价,东方只是付银子而已,很快另外二百五十组也陆续到齐,东方一一的进行安置,各县木工邦皆积极配合,派出工匠筹划整修住房。

刘芳从重庆各州县自己的长工中抽出了二万八千人,以每片五百人由东方派往五十五片,他们纷纷带着农具从中坝领到耕牛便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垦植。刘芳又通过云贵总督原江苏巡抚,老朋友李大人又从贵州的大山区引进了三万新移民,以每片五百四十人充实到各组。

刘芳又从老长工后人中挑选了五百青年男女去成都锦官城培训各种技术人员,并下令正玺采购各种纺织机和缫丝,染色设备,具体数量比照川北锦官城,同时在重庆大车店订购铁制大车二百五十辆、四人坐二辆,四轮五排二十座客车十辆,共用银三千四百两,预付订金两千两。

刘芳回到南充,时已九月,刘芳抽各片七成劳力全部参加移树、栽树,吴知府通令顺庆府各县,各片纷纷将自己片内的果树移到西山山顶平台和栖乐山第一台上,二个月之内便全部移完,十几万亩果园迅速建成。

刘芳邀吴大人、万大人参观刚建成的十几万果园,接着提出准备购买山下平旷的五万亩耕地,种高粱,建酒厂。

两位大人十分支持,答应以每亩一两的低价卖给刘芳,刘芳告诉两位大人:“我准备在此,依据丰富的水果资源,酿制不醉人的果酒,让男女老少皆能有酒喝。”

吴大人:“哈哈,刘大人你把喝酒普及到全体百姓是功德无量啊!我给你的果酒取个通俗的名字叫‘家家乐’,一定要写顺庆府出产。刘大人这纯粹是为百姓着想,这五万亩送给你啦。说实在,我酒量不大,酒席宴上这个劝那个请,经常喝多,有了你的不怎么醉人的果酒,我的日子就好过了。这件事我特别支持。”

刘芳:“由于有大量酒糟喂猪,我准备在这里建个大养猪场,争取年产肉猪一万头。这件事在建酒厂时同时进行,我将在荣昌进种猪和子猪,架子猪,猪粪用来浇树和肥田。”

万大人:“刘大人,你的肉猪一出栏,南充猪的价就要跌,百姓就受实惠了。”

吴大人:“刘大人有庞大的产业,并不缺钱,他的举措多半都是为百姓的。”

刘芳:“马上要备耕,关冬水田了,今天土地定了,我各片抽点人来把这里的地整出来,各处的房子也建好了,多数喂上了猪,我要抽十个建房队伍,集中兴建这里的房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