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

怪力小说>盛世梦照明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兴业河南(第4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兴业河南(第4页)

张老板:“这没问题。啊!老弟原来也想来吃这行饭?欢迎。我可不是同行是冤家那种人。老弟,干这行利润虽高,风险大得很哟。出个事故就可能弄得倾家荡产。”

正仕:“张大叔在这行奋斗多年,肯定不少避免事故的成功经验。”

张老板:“关键是要找到懂得发现和判断事故的能人,让他们经常在井下巡视,一发现苗头不对,立即把人撤上来。人命关天,保人要紧。一定要找到这种人帮你管。还有,挖煤的人,最好找得到那种挖完了,不想再干的矿,整体把人接下来。”

正仕:“谁不想挖完一个又一个,那个肯放人?”

张老板:“不一定,不少老板把钱找的差不多了。趁没有出事故,便激流勇退,回家享福去了。”

正仕:“张大叔,我先找你认识的矿脉师,把矿山买下再说。等有了人便开工,行不?”

张老板:“这样最好,矿脉好的矿山贵得很,而且要跟官府有关系才得得了。”

正仕:“张大叔,这不成问题。我先回家取银子,再来找张大叔。”

正仕立即回开封与芙蓉商量。芙蓉听正仕讲了以后说道:“这是我们早就想到的开发项目,要买就买下好的大的,干就干他个大名堂出来!这些天我把汴梁新城的图重新绘制了三份,寄给上海一份,不知爹妈在什么地方?将来施工一份,自己留底一份。棉纺织厂我已找到木工邦廖邦主,以七千两连厂房带住房全包给他,已经开工了。昨天我去了一趟,干的热火朝天。我已去信给集团总部的大爸,请他按上海的规模为准,帮我好准备全部设备,我这里在黄泛区,通过知州知县已招到贫苦女孩一千人,男孩二百人,正在集中,我包了两个大旅社,准备让侍卫长和四名四位侍卫带回上海,每人给五百钱零用,沿途吃住算我的。如是八百里加急,爹妈的复函不久便到,他二老没意见,就立即招标开工。”

正仕:“要得,汴梁新城走上正轨再去焦作不迟。”

芙蓉:“明天我们带侍卫先把汴梁新城的外廓范围和大井字形街划出来。以及中心的金明池标出来,有了轮廓,心里就有数了。”

正仕:“然后我们的几栋大楼也标出位置,发包起来也简便的多。”

芙蓉:“我从图上看,汴梁新城的两边还有三里宽的空地,长有八里,两边相加,共十六里长的宽带,如果我们在里面建上别墅式小洋楼,让城里边那些住在低矮阴暗房间的人搬到敞阳明亮的小洋楼住,我想应有销路。”

正仕:“肯定有销路,而且就在开封城北边,尤其在我们汴梁新城经商的人买的更多。”

芙蓉:“我们把洋楼居住绿化、美化搞的好好的,让其更赏心悦目、更宜居,可能抢起买。”

正仕:“可否建些院落式的房子,卖给大家族?”

芙蓉:“要得。等汴梁新城有了点眉目了,我们再规划汴梁新居,几千栋就把整个投资赚回来了。”

正仕:“肯定还大有赚头。”

划线工作做了两天才完成,线一划,道路和主要建筑也落实了,总体效果很好,大家心里也落实了。

刚划完了线,妈的信便收到了。总体上对他们的规划和设计都满意,也是建议他们现在地上划好线,自己感觉满意就行了。告诉他们,他目前正在山东,处理济南新城区的事,最近来不了到河南,相信他们的处事能力,大胆的干。

得到妈的批准,立即找廖邦主作总承包,以五万两承包下来,让他自己去找人来干。

这件事告一段落后,他俩带着侍卫来到焦作住下来,通过张老板认识了几位地脉师。最后以二千两为代价选中了一处大矿山,南临黄河不远,二人找到修武县知县,拿出总督顾大人给他信函,用七千两就将一个叫老爷岭的矿山买了下来。修武县令也是四川人,姓高名远,对管家很了解,对郁芙蓉的业绩也很清楚,便倾心结识管家。

高知县:“管少爷、郁大人,我是安岳人,今科进士,一切都在学着做,还请二位指点,二位来修武置业,本人十分欢迎。你们的事便是我的事,这座矿山我一直留着,从塘报上看管家已把开发的势头转向北方,我想迟早都会来河南进入矿业,果然管少爷和郁大人到了,在开发矿业上还有什么需要我出力的地方,请吩咐。”

正仕:“高大人,这座老爷岭矿山作什么价?”

高远:“让我查查,类似矿山,七千亩。这样吧,你给七千两就行了。”

芙蓉拿出一万两,说道:“多的是大人的辛苦费。”

高远出了收据和准用证。

芙蓉:“高大人知不知道最近有没有要歇业的矿主,我们要接收些矿工。”

高远:“正好有一个矿,老板姓穆,他的矿已接近尾声,前来报停,他说他老了,想歇业了。今天天色已不早,明天我陪二位去把他的几百矿工和几十位管事人员接受过来,穆老板跟我还很有交情。”

正仕:“谢谢高大人!”

高远:“刚才又收到一个煤老板的报告,我看是不是歇业的,如是,一并接收过去,再买座矿山,一道经营,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啊,对了,正是歇业报告,也是一个大矿,有五百人,与你们的老爷岭挨着的。”

芙蓉:“听从高大人的安排,本来我们也看了几处,就选老爷岭相邻的橡树岗,也是地脉师看了的,高大人,你看作多少价?”

高远:“橡树岗我知道,与老爷岭差不多,也拿七千两吧。”

芙蓉又拿出一万两,高知县出具了收据和准用证。

第二天,高知县、正仕、芙蓉带着侍卫,当天下午赶到焦作。

第三天,到了矿山区,很快找到两位老板,有大家熟识的高大人,很快完成了工匠与劳力转用手续,各付了一千两转让费,正仕与芙蓉见了管事人员。

然后一行又到了老爷岭和橡树岗,看了山界便转回修武。正仕立即买坑道木找木工邦去搭简易房子。

没几天,两矿转来歇业消息,正仕夫妇立即去接手矿工队伍,分别带到老爷岭和橡树岗。只见房子已修好,坑木支架已准备好。大家立即开干起来,管事人员有条不絮的指挥着干活,芙蓉决定管事人员每人每月增加工资五百钱,匠师工资每人每月工资增加五百钱,一般矿工工资增加三百钱。对账房各注资三千两备用,经费充足得多了,一切都很顺利的进行,一个半月后便开始出煤了,通过自己的船队,卖到缺煤的南方各地。银两回流到芙蓉的钱袋,进入开发银行的账户。高知县专门派了个衙役住在那里维持治安。芙蓉知道后,除了表示感谢,立即付年薪一百两给高大人。

这一切安排就绪以后,芙蓉决定北去山西,留正仕监督汴梁新城的施工和煤炭棉纺织两大产业的生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