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

怪力小说>盛世梦照明 > 第二十七章 四府观稼(第1页)

第二十七章 四府观稼(第1页)

道府厅县四位大员约定八月十三带着夫人由管郎中夫妇陪同于辰时骑马坐轿向青木关进发,中间在高店子吃中饭,于下午申时中到达青木关管家大院,夫人们沐浴更衣,很快便进晚餐。事前得到县衙通知,四乡里正、乡长,将青木关、陈家桥,虎溪河的旅店,客栈都住满了。第二天在场院中举行了观收仪式后便出外在大路上集中,管世敦请四位大人和四位夫人登车,管世敦坐在前边讲解,马车缓缓而行,观看贵州来的民工收包谷。在走完包谷地后便是红苕地,三辆铁*车,装载着满车红苕停在地边让官员们的马车过路,看完收获后本应折返,但大人们意犹未尽,看着前边大个大个的金黄色的柚子,要马车继续前行,观看十里果园。

管世敦早就料到会这样,叫一些女的长工剥好了柚子端到车的两边请大人和夫人们品尝。后面四乡首脑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果园,而且走到这里皆有柚子吃,虽然有点累,心中也高兴。到了感恩坝,车子折返。三辆拉红苕和包谷的马车已空着停在那,每车可坐十人,一些从未坐过车的纷纷往上挤,田知县看不过去,连忙喝道:“这样乱挤成何体统,让年纪大的先坐上走,折回来再半路上接你们。”

这回是乡里首脑在前面快走,四府官员慢慢边走边议论。回到管家院,在果树林里已摆好几十桌,桌上有茶水,稍事休息后。田大人让大家安静,请重庆知府程大人训示。程知府说道:“各位同仁,各位乡长里正,今天大家都亲眼看见了。要使我们川东,我们重庆从破败、萧条中复兴起来,没得捷径,只有像管世敦这样务本勤农,大家才有饭吃,才吃的饱。因此,大家要像管世敦学习,想尽办法,把荒芜的土地种起来。把荒废的山堡用起来,这样我们川东,我们重庆才能振兴起来,管世敦的事迹就是证明。为表彰他移民填川,务本兴渝的功劳,特送“兴农第一家”匾额一块。”

管世选、管世敦赶忙接住。

程大人举杯说道:“让我们官民共同祝贺管家荣获“兴农第一家”的殊荣,干杯!”

众人:“干杯!”

川东道台查大人也举杯说道:“管家兴农发家说明当今圣上康熙帝的移民垦荒举措是非常英明的,否则,四乡还是一片残破,庶民百姓还在受苦。因此,我们举杯为当今圣上的英明睿智干杯!”

众人:“干杯!”

田县令:“我认识管家已有二年了,管家获这样的殊荣已不是一次了,远在贵州绥阳,就因他引进红苕包谷,获绥阳县令颁发的“务本力农济世惠民”的匾额,这次重庆知府程大人又赠“兴农第一家”门匾,今天大家都看到了,这是他们的业绩所挣。不是我们对他们偏爱。现在我们为“兴农第一家”诞生在巴县干杯!”

众人:“干杯!”

龙同知:“我是江北厅同知,管世敦是我的门生。我是看着他长大的,他的父亲是著名的管郎中,但管世敦并未继承父业。治病救人。而是务本力农,推广新的高产的粮食品种,让更多的人吃上粮食。大家不知道,可我知道,他们在贵州已广有田产,收入颇丰,可以说吃几辈人都吃不完,原本没任何理由来四川插点落业。可他们来了,除了为了济世救人别无其他解释。田大人,程大人出于对皇上的忠心,慧眼识人才,给管家以大力支持,管家也不负众望,宁愿高价从贵州请人来耕作,以便打下更多的粮食济世活人,活我们四川人,现在我提议为管家这种高尚品格干杯!”

众人:“干杯!”

管世敦:“列为大人对我们管家作了充分的肯定,这既是一种鼓励,又是一种鞭策,我们一定不负众望,把自己的事做好,为重庆城提供更多吃的,感谢大家,感谢几位大人和夫人,干杯!”

众人:“干杯!”

管世敦:“请大家吃好,喝好!”

管世敦陪程知州和夫人一桌,程夫人道:“世敦你对马车作了改造,这比重庆城那些箱箱式马车好多了,外面的景色一一尽揽,而且三排都向前看,三人一排,很舒适。重庆光热不冷,夏天在那箱箱捂起像蒸笼一样,很难受。

管世敦:“夫人喜欢那种颜色的这种样式的马车?”

程夫人:“我喜欢明黄色!看起来很喜色。”

程大人:“夫人,此言差矣!这种颜色是一般官吏能用的吗?这是皇家专用之色。我们是不能用的。其实白色就很好!很素雅。”

同桌的查道台说:“我还觉得浅灰色很简洁,很低调。”

隔壁那桌的田大人说:“墨绿色我最喜欢,很庄重,我也觉得这种朝前横排的设计很好,只是三排多了,车子也拉长了,二排就最好。”

程夫人听田大人说两排最好,他也说:“两排最好,一家人出来,只有三四个人。”

龙沛霖同知,“我还是喜欢宝蓝色,显得高贵而又不招摇。”

制车作坊的罗老板受管世敦所托,分别为查道台制了辆银灰色双排四人坐车,配了白马,为程知州制了辆白色双排座的四人坐车,配以白马,为田知县制作了墨绿色的双排座的坐车,配以枣红色马,为龙同知制作了宝蓝色的双排座的四人坐车,配以枣红马。由车店一一送到府上,四位大人及夫人们都非常满意,都知道这是管世敦送的。大人们作为生活用车在大街上行走,必然引起百姓的注视和羡慕,接着便是仿效,各种颜色都有,其价格由一辆四十两。涨到五十两,罗老板大赚了一笔,当管世敦来给龙沛潇和爹爹定做时,只象征性的每车二十两。

由于土地肥力已有。故而夏收以后又种了一季迟高粱,接着收水稻,并留高桩,以收抱孙谷喂猪。随着猪饲料收获量增大,大量架子猪的买进,肥猪出槽率大增,管世敦又订制了两艘小船。

一日管世敦与父亲商议,是否再买一排前为门面,后为院落的房子。存放,批发自己的产品。管上学觉得可以,然而弘仁堂两边皆是别人的店铺,只在附近看好一家商铺,都属繁华的大十字街,经龙会长协调和做工作,作了交换,暂作猪肉水果批发,于是把余化龙夫妇从贵州调来管理。

通过商会行邦请到了精于修筑道路的施工队伍,管世敦留下了贵州来的短工协助。开始了上山大道的修筑。

自从程知州同意管世敦插占余家槽,即雇用三批石匠在山上採条石,对连珠函河岸进行加固和进行合并改造,清底、加拦网,然后到奉节、巫山买来平均半斤重的鱼苗进行放养,加饲料摧肥。

黄天林兄弟则对两边土坡进行整理,去掉不利羊生长的植物,并从贵州买进几群约二百多头山羊,尤其是几头优质种公羊。不久一些母羊开始怀上小羊羔了。

有次一个陕西延安府前来重庆经商的商人谌老板到弘仁堂诊病。趁抓药之时。管上学有意问他,陕北什么地方羊最好。那商人说:

“俺就是做皮毛生意的,俺北方的羊数俺陕北延安府,比你四川的羊大一倍。什么草都在吃,很好养。”

管上学:“谌老板,我的儿子在本县青木关养羊,品种不好,怎么能买到这种种羊?”

谌老板:“正好,我过几天要回老家,我母亲办八十大寿的寿宴,叫你儿子与我一道,买了我们再一道回来。来回要两个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