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

怪力小说>盛世梦照明 > 第一百零二章 五业同兴(第3页)

第一百零二章 五业同兴(第3页)

刘芳:“刘大人我又在北边江边上买了座大湖。准备用来养鱼。”

刘汉章:“大湖?好大呦?”

刘芳:“可能有二十万亩吧,大约是娘子湖的三倍。”

刘夫人:“这头看不到那头。怎么养哟?”

刘大人:“夫人,刘芳敢在八十万亩的洞庭湖养鱼,二十万亩对她来讲小菜一碟。这你就不知道了。”

刘芳:“刘大人过奖了。明天我将率这里的渔工去看,商讨怎么养。刘大人有兴趣的话,和夫人一道去看看吧,比东湖还大得多。”

刘夫人:“要得,我也去看看,开开眼界。”

刘大人:“可以。”

第二天起了个早,正赶上九月小阳春,刘芳特别叫卫士在鄂州租了十几匹坐马,打早在湖边等着。辰巳之交船便到了,好宽阔的湖面,大家骑马绕一圈花了三个时辰,渔工们都走得累了,准备回到船上休息吃午饭。在中途遇一个山包,大家登山一望湖面,都说,“什么二十万亩,三十万亩都不止。”芙蓉赶快拿出纸笔勾了个湖面草图。勾完了惊呼:“多像一条龙头高昂,龙身盘曲,前两支龙爪舞动的样子。”大家一看,果然是这样,明月说道:“什么张渡湖,不伦不类,干脆叫盘龙湖,现在湖是我们的了,我们更名了!”

渔工们提出饲养意见:“湖太大,分小格非常困难只能分大格,用楠竹打桩,用纤绳固定。”

在鱼种上选肉嫩、个大的,而且名贵点的,如鲑鱼、鲫鱼、鲢鱼,不娇贵,好养。

在回鄂州的路上大家进行了酝酿,逐渐取得一致的意见,刘芳又有意引导大家谈东湖养殖之争,大家觉得既有四大板块,再隔成十二块就很容易。

明月突然想到可不可以一套人马两边使用,增加劳动量可用增加工资来弥补,这主要是起鱼时,东湖只是设日常管理人员。

当晚明月把这个想法告诉婆婆,得婆婆刘芳的赞同,当晚即与余大管事、李管事、张管事商量此事,他们觉得只要错开时间是完全可以的。

明月崇仲首先在东湖周围贴出招收渔工的告示,宣布东湖已私人购买,任何人不得入湖捕鱼,但作为渔工,条件比较优厚,因此,渔民纷纷变成渔工,组成了日常饲养班子,由娘子湖派出了两人任管事。同时又在武昌府各县和汉阳府各县广招渔工,再由娘子湖派出骨干,加上招收的部分人组成盘龙湖的治渔班子。

首先是清池,用密网反复捕捞,几乎将湖中鱼儿捕完。然后又转入东湖清池,清完后,先在盘龙湖分格,清一色粗而长的大楠竹削尖头端。打入湖底,再用几道双股纤绳互相拉紧,其中缝再装进编好的大篾折,形成一堵可透水但又拦鱼的墙,经过两个月的努力,终于形成左右各六格的湖面。

接着对东湖经行清湖,对三大湖二小湖也是反复拉网捕捞,然后经行分格打桩,从而渡过寒冬。到春暖时节再栓纤绳加竹篾折也拦成十二格。再分别放上从三峡中捕捞回的不同大小的鱼苗和小鱼。

崇仲与武汉粮食帮联系,全部包买了三镇所有麦麸与米糠,随着鱼的成长,武昌与汉阳两府郊县的麦麸与米糠也全部包卖了。

盘龙湖北部岔湖里建了四十个育苗池,不同大小的鱼苗有计划的补充到湖中各格,同样东湖南边的小湖中也建了三十个大育苗池,不时放入格中,于是做到,每月都有两次大的捕捞事务,二三年后便进入正轨。逐步做到每月有十几万斤鲜鱼上市。按内阁总理傅大人的要求,武昌鱼要优先供应京师,当然长途运输的费用也由购买者承担,这些自是后话。

大清开发银行和大清邮传公司试运行一段时间,工作人员已熟练操作以后,管世敦让刘芳集中力量抓三湖渔事,他则进京,仔细检查了北方产业总公司所属北方开发银行和北方邮传公司的运行,他认为很满意。才直接去紫禁城内阁总理官邸汇报两大机构的组成及运行情况。诚邀傅大人和公主去视察设在前门峨眉酒家的北方总公司所属的北方开发银行、北方邮传公司的运行情况。

傅大人:“管大人。我们是多年朋友了,让我先看看。真好,没有什么问题再让六部官员来看,最后请皇上来看。”

管世敦:“谢谢总理大人。我先陪你看看。”

他先看了北方总公司,负责人与工作人员都忙而不乱的监管着各州县银行,公司的运行情况,又看了北方开发银行、北方邮传公司的工作情况,接着又去天桥惠民商城看了具体的工作点,只见汇兑钱物的人在排队,工作人员在写着汇票,清点汇兑的钱物,加盖邮戳,忙而不乱,在一大间分检室,各地来京的信函、包裹、汇兑单,不慌不忙的进行分拣。傅大人进去检查了几格,无一失误。傅大人很满意。

随即在第二天他带六部主官进行视察,大家很满意,尤其是短短几个月便做到如此完美,都十分惊奇。

于是管世敦随傅大人面见皇上,言说大清开发银行、大清邮传公司的试营运情况。皇上一听大喜,当即随他俩微服出访,世敦领他们到西单惠民商城一个工作点,他亲眼看到百姓在银行存款,在寄信,寄包裹,参观了分检室,分好的整齐摆放,待分的由邮袋装着,排成一排,皇上进内看了几格,无一失误。

皇上下楼来,走在街上见一穿着印有“大清邮传”字样的工作人员,正在送信,收信人要签字认可。管世敦叫住他,问他为什么要收信人签字,好像章程上未有这一条,那人说:“培训时是未讲,但是后来管老板说,你不让人签字认可,怎么可以证明你送到了,或他收到了,签个名要减少很多麻烦。”

管世敦:“这一条加得对,加得好。”

康熙帝:“从你夫妇到朕养心殿谈这件事到现在还没有半年,你们便办好了,为官绅百姓办了件大好事,管爱卿,就这两件事给朕写个详细的折子来,让朕详细的了解了解。”

管世敦:“皇上,微臣已备有一份详细的折子来,回宫以后我再呈给皇上,现在让微臣背着。皇上,我们管氏产业集团总部还办了一份《情况总汇》,规定下属每旬必备一篇该总公司及下属公司的情况介绍,有什么问题要集团总裁解决,有什么新的产业在酝酿,总部有什么指令、指示或建议,包括收支都要详细汇报,这样下情能上达,有问题能及时解决,臣认为《情报总汇》的举办,很有意义,故也备有一份情皇上御览,这份折子和《情况总汇》皆送给了傅总理一份。”

很快回到乾清宫养心殿,管世敦拿出奏折和“情况总汇”,皇上一见皆是印刷品。每字清楚规范。同样给了一份给傅大人。

傅大人:“世敦,你用上活字印刷了。”

管世敦:“我从让。皮埃尔处知道,外国搞了个很小的手摇印刷机,我让他们帮我改进。用小号木活字,果然行,我就用上印刷机了。”

傅大人:“你搞印刷机花了多少钱?”

管世敦:“不贵,万把两。傅大人想用,我给你整一台,但由谁来操作呢?因为内阁的东西都涉及国家或朝廷最高机密。”

傅大人:“这好解决,因为内阁总理衙门在紫荆城内,让皇上派两个太监来干就是了。”

皇上仔细地看了管世敦的折子,翻看情况总汇。突然听说派太监。忙问:“傅爱卿,你说派太监来干,干什么事啰!”

傅大人:“皇上,我看见他的情况总汇是印出来的,也想买个印刷机用用。因为内阁的文件往往一发就是一式多份,靠手抄难免失误。故也想买一台印刷机来用,世敦说,内阁的文件事涉国家核心机密,外面请人来操作,世敦恐泄密。我说请两名太监来干就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