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凛在后面吃吃的笑,嗯,后面确实也没少受罪。
霍青这人向来不吃亏。
霍青没理会他,冷静道:“这地方没吃没喝,也没办法给他找大夫,派人过来还容易被发现,不如直接带回去,院子里都是自己人,反倒更安全。”
赵凛赞同的点头,“让他扮成小厮就是了,对外就说是佩阳的表弟,带过来一起当差。”
季星海冲他比大拇指,“不过这口音得改改,现在中原的口音最敏感。”
三个少年一人一句,很快把这件具有颠覆性的事情搞定,然后趁着夜色,将少年安全带了回去。
之后,佩阳半夜给少爷烧洗澡水的时候,居然不小心烫伤了。
大半夜的折腾起府医去给人看伤。
据说还不小心伤到了脸,躲在帘子里不肯出来,气得府医骂了一顿,最后没办法,还是霍青说留下药膏,他帮佩阳上药就行。
之后佩阳因为受伤没办法伺候少爷,便禀了主家,把自己远房表弟接过来,一起在霍青院子里当差。
这下霍府的下人可有了嚼头。
佩阳那段时间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收获无数大白眼。
霍府里谁不知道伺候霍青是最有前途的,多少小厮家生子都在那排队等着呢,结果一个佩阳占着坑就算了,现在还把自家表弟接过来了。
哎哟哟,谁说小孩没心眼的,这心眼子比他们满府加起来都多。
至于景玉嘛。
那个不算。
说不定以后还得喊声少夫人呢。
*
之后的京城着实安稳了不少,只不过霍府的禁令一直没有解除,而太子的地位却是水涨船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次成功解决中原乱民之祸,皇上多次想要奖励兵权,但全都被太子婉拒了。
之后反倒求了六品文书的官职,进了尚书台,态度谦逊的跟着大臣们学起治国理政来。
据说一开始,大臣们对他仍是恭恭敬敬的,只把他当做个神像般供着,什么都不让他做。
可没想到太子并未斥责,反倒是趁着大臣们回家休息后,独自在尚书台挑灯夜战,仅用了月余,就把尚书台中储存的,大盛立国以来发生的大事记倒背如流。
更是在之后商讨中原蝗灾治理上一鸣惊人,提出了许多可行性极高,又成本极低的方式方法。
特别是‘深耕细作’这一条,直接可以在虫卵阶段,将其杀灭于无形。
这若不是苦心钻研再加上细心观察,一个养尊处优的太子怎么可能想得出这样的办法。
一时间,朝廷内外,对太子赞不绝口。
有些激进者甚至声称,大盛有了太子熙,可中兴矣。
花满楼的包厢里,沈韫正被几个交好的兄弟频频敬酒。
“你小子,什么琅琊王家的小公子,你早就知道太子身份了是不是,还在那骗我们。”
“就是,琅琊王家若是能出太子这样个人物,他家老太爷得乐的跳脚吧。”
沈韫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但内心却暗爽道:我就说,你们早晚得跪着喊我义父。
“真没想到,太子殿下居然真的能放下架子,和咱们一起安安稳稳做个六品小官,上次他去工部送文书,我见着他,还搂着他肩膀喊王兄,问他还记不记得我。”
“结果呢?”其他人立即眼神放光的问道。
那人一拍大腿,“你猜怎么着,太子居然笑眯眯的说:当然记得,兄台乃是沈韫公子的好友,工部员外郎梁寒,咱们上次还一起吃过酒。”
其他人顿时羡慕极了,虽然太子进尚书台已经月余了,但主要是跟在尚书令身边,偶尔才会去六部送送文书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