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秀英身前人还很不错,脾气好,待人处世也好,即便是上了岁数,平日里也很受待见。
尤其是柳树老婆被雷劈的事,秦秀英忙前忙后,做了不少思想工作。
苏明对秦秀英充满了感恩,他爷爷走得早,奶奶见都没见过,秦秀英就算他的半个奶奶了,可谁能想到,就这么一个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的老人,居然会教出那么一个畜生儿子出来。
马有才以前很牛叉,全村人都以马有才为傲,也有马有才之后再无尖子生的说法,毕竟人家马有才出过国,还找了一个洋人媳妇,在国外生活了那么多年,以前逢年过节也没见马有才回家。
没人知道马有才的底细,所以对马有才都非常尊敬。
可就是这么一个全村人羡慕的才子,回村没多久,闹出了这种事,村里村外对马有才的印象陡然发生了变化。
“苏明的为人,我还是相信的,上次秦秀英倒在路边,的确是他帮忙送回去的,可当时我们也在场,那时候秦秀英虽然身体不好,但还算硬朗。”
“你没听苏明说吗?秦秀英是上吊没了的,我感觉她多半还是心凉了。”
“能不心凉吗?你生了个儿子,好不容易将他培养长大,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牛人,又是出国,又是找洋媳妇,可感觉好像是帮别人养的孩子一样,连老马过世都不会来看一眼,现在好不容易回来了吧,又是一个白眼狼,看到她倒在路边,宁愿叫苏明来帮忙,自己都不下车扶一下,换成是你,你心里舒服啊?”
“哎,可怜的人啊!所以这人啊!这一辈子到底是图个啥啊?”
……
乡亲们纷纷议论开来,苏明不是一个喜欢说三道四的人,可为人摆在那里,马有才很快就成为了众矢之的。
这件事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一个个都指望马有才回来后,看马有才会怎么解决这事。
按照农村的风俗习惯,家里有人走了,会开设灵堂,在家里摆几天,联系亲戚朋友都过来吊唁,然后还有三天的重点守夜时间,直到送上山为止。
他们都觉得不管怎么说,落叶归根,马有才总会将请秀英送回来安葬吧?
事实证明,乡亲们想多了,或者说他们太高估马有才对于农村风俗习惯的理解了。
马有才的确回来了,不过他回来的时候,带了几个人,到他爸爸的坟旁边,刨了一个坑,然后将秦秀英的骨灰盒往坑里一放,铺上土,这件事就算完了。
那可是一个成年人啊!又不是一个孩子。
马有才的做法引来了乡亲们的不满,一个个恨不得对马有才口诛笔伐,可马有才压根就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趁着吃饭的功夫,到了水月小筑,买了一些盒饭给工人们后,打发工人们先走了,然后找到了正在吃饭的苏明。
“调查结果出来了?”
苏明看到马有才来了以后,对这个不孝子也没有什么好脸色。
“出来了。”
马有才点了点头,“不过苏明,你也别嚣张,我感觉我妈妈的死肯定跟你有关系,还有你们那帮喜欢嚼舌头的村民,也脱不了关系。”
“你怎么不好好审视一下你自己?”
苏明听不下去,“马有才,你自己扪心自问一下,你是一个合格的儿子吗?”
“我怎么不合格了?”
“那我问你,秦奶奶倒在马路边上,你是她儿子啊,你看到了都不管一下的吗?”
“我说了,我有很重要的事。”
“你那很重要的事就是溜须拍马,升官发财是吧?”
“那是我的事业!”
马有才怒道:“像你这种没什么文化的粗人,岂能明白什么叫事业?”
“好,你有你的事业,我这种没文化的粗人的确不懂那么多,但我知道最起码的孝道,百事孝为先,别说那是你妈妈了,就算是一个陌生人,人命关天的事,最起码你也应该管一下吧?”
“你在教我做事吗?不是苏明,你什么资格啊?你凭什么教我做事?”
“我不是教你做事,我只是就事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