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青鱼点点头,“好,也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我去安排人准备。”
“你倒是糊涂了,现如今祖父在家,这种事情祖父和嫂嫂怕是早就准备好了。”
回到家里,司徒殿去见了司徒正德,老人在自己的院子里躺在靠椅上,像是在看书,其实是在睡觉。
司徒正德睡得很浅,听到了司徒殿的脚步声后说道:“你来了啊。怎么,想明白没有?”
“孙子现如今知道祖父的顾虑了,现如今之军伍,不在于骑兵之强与不强,多与不多。而在于军心未定。
现如今的我们,似乎陷入到了一种奇怪的圈子中,我们能够做很多事情,但是束手束脚,导致我们能够做的事情,反而不是很多。
真到了那种发挥自己能力的时候,就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还在现有的军伍当中,就会是有问题的。
不管是西北军还是其他地方,都陷入到了一种困局当中,要破此局面,唯有打碎原有的格局事物,把所有人的脸面放在太阳下面去晒。
让不管是西北军还是其他军的人都知道一件事情,打仗不是在为了皇帝打仗,也不是为了他们自己打仗,而是在为了他们的子孙后代,在为了他们身后数以万计的百姓做事情。
孙儿发现一件事情,除却西北军之外,其他军所面临的问题,在于我大郑攻取下来的土地上,还有很多他国的民众。
这些人除却一些犯罪之人外,就是些不愿意离开自己土地的人,这些人生活大多数过得都不好,所以才会留在大郑这边。
所以我想请陛下开恩对待这些人,严重处罚那些有罪之人,凡是之前吴国那边的贵族,还留在这边的,一概割让其土地于市井百姓。
如果咱们大郑权贵有反对的,就让他们也去那边,皇帝也会给他们分发土地。
至于西北军那边的遗民,在实际上可以不给予帮助,但是在能够给予帮助的地方,我们一定要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
至少能够让他们从心里想到自己还是大郑的民众,据我所知,大郑的居民现如今还在匈奴境内的,有数万人。
这些人在匈奴境内受到的待遇并不好,和那些被匈奴人掳去的民众相比,是不差太多的。
所以只要我们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给予他们足够的帮助,对于那些被匈奴人不管不顾的民众来说,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
那时候的他们,虽然不会立即返回大郑,但是对于我们以后的准备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
我记得祖父和我说过那座村子的事情,像是那样的村子,匈奴和大郑的边境还有很多。
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大多数的村子,不仅可以起到防护边线的作用,还能够和匈奴境内的汉人做到联系。”司徒殿详细地说了自己的规划,这让司徒正德变化姿势,从半躺半靠,变成了正襟危坐。
在听完司徒殿的计划之后,司徒正德说道:“你是怎么想到这个计划的。”
“孙儿心中早有计划,只是一直不敢把这种事情放到明面上来说。
所以儿臣一直在北辰阁内部进行着某些变革,我发现那些我给予帮助的堂主。
诸如列光刘畅,姜鹤这些人,就算不对于底下的人严格要求,也会对自己要求严格。
但是那些副堂主当中,我一个人都没有管过,里面居然有一个人不仅连当年的罪责不承认不说,就连现如今的罪恶之事还在做。
当年的事情,现在的事情,几乎没有任何悔恨之意。
我承认他是一个很不错的将领,但是他做的事情,是不行的。
所以我给他讲了一个当年诸葛武侯杀掉马谡的故事,我不如诸葛武侯,他不如马谡,但是他一样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