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宫。
淑妃见到云挽时,同样愣了下。
胞弟在世时,他的这位妻子便容色甚美,衬得旁人黯然失色。
没想到胞弟去世多年,她依旧美得惊心动魄,艳若桃李,清如月华,瞧不见一丝憔悴。
打扮素净却难掩仙姿,或许是已为人母的缘故,身形不同于几年前的单薄清冷,玲珑曼妙,婀娜似柳,云挽身上更添了几分柔性神辉与缱绻。
淑妃弯唇招手:“母亲,弟妹你们来了。”
两人弯腰行礼,淑妃上前扶老夫人,脸上满是喜悦:“母亲快起,一家人不讲这些虚礼。”
淑妃是老夫人的亲生女儿,长相与老夫人有几分相似,五官明艳,穿戴华丽,头上珠翠缠绕,多年的宫妃身份令她一举一动透着雍容华贵。
与老夫人寒暄片刻,淑妃朝云挽淡笑了笑,接着看向她身侧的阿绥,神情微亮:“这位就是长绥吧,长得可真灵巧,快让本宫瞧瞧!”
阿绥头回进宫,面对陌生的淑妃,他也不胆怯,上前行礼:“长绥给淑妃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他小小的身躯挺拔,像颗雨后刚冒出土的小春笋,学着大人模样,惹得淑妃心中纳罕,喜欢不已。
“叫什么娘娘太生疏了,快喊声姑母来听听。”
她不自觉放轻了声音。
阿绥奶声奶气:“姑母。”
淑妃欸了声,心里欢喜,拉着他的小手问:“可会看书写字?”
阿绥点头:“我已经学会了五百个字,会背《弟子规》。”
“背给姑母听听。”
阿绥清了清嗓子,开始摇头晃脑地背诵:“弟子规,圣人训。。。。。。。。。”
一口气背了一刻钟,中间没有停顿卡壳,显然熟记于心。
淑妃对他流利的背诵很是满意,眼中笑意愈盛,随后又问了几个问题,阿绥逐一回答。
淑妃感叹道:“真是羡慕弟妹,这孩子太让人稀罕了。”
云挽勾唇,笑意淡淡,眸底却难掩骄傲。
老夫人哈哈笑:“绥哥儿这孩子打小就聪明,像你三弟。”
胞弟的去世也是淑妃的遗憾,她叹了口气:“母亲早该把长绥带过来,晖儿要是有这孩子一半聪慧本宫也就满足了。”
老夫人正色:“娘娘说笑了,三皇子天资聪颖,哪里是绥哥儿能及的?听说前几日三皇子还被圣上夸赞了。”
淑妃无奈笑笑:“前阵子晖儿写了篇文章,恰逢被圣上看到了,说是写得不错,有大儒之风。”
可实际上只有内情人知晓,那段时间圣上龙颜大悦,仅有的几个皇子皇女皆被夸赞过,三皇子并不是最特别的。
想到资质平庸的三皇子,又见面前的伶俐懂事的阿绥,淑妃怅然。
要是她有个亲生孩子就好了,肯定也会像阿绥这样吧?
知子莫若母,老夫人看出她的遗憾,伸手拍了拍淑妃,以示安慰。
云挽视线在两人之间转了圈,将淑妃的表情收入眼底。
三皇子非淑妃亲生,而是当年与淑妃一同入宫,因家世低微被封为才人的薛家女所生这件事不是什么秘密。
薛家女去世后,淑妃恳求圣上将三皇子记在了自已名下,亲自抚养。
对上她的目光,淑妃敛了敛表情道:“还是大哥眼光长远,长绥能进弘文馆,对他有益无害,只是不知弟妹意下如何?”
她目光暗含打量。
淑妃进宫多年后弟弟才成亲,因此对于这位亲弟媳,淑妃不大熟。
原以为凭云挽的姿色,在弟弟死后她会改嫁,没想到出乎意料。
余光扫了眼云挽头上的白玉梨花簪,淑妃心底了然,看来真如传言那般,云挽心里还忘不了丰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