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议立新君
李宪夫妇的墓为惠陵,葬于桥陵(李旦)之侧,不是陪葬陵,而是独立的一座皇陵,在渭南县。
灞桥这边发生状况之后,杜鸿渐第一时间派人通知了李他们,然后这帮地位仅次于皇子的少壮派宗室成员,星夜赶来。
他们先是请见圣人,被李瑁给打发出来了,随后便来与宗室汇合。
刚进入营地,就看到圣人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吵起来的,就属咸宜闹的最凶,口沫横飞,杨洄在边上拉都拉不住。
李在宗室当中,地位可不低,算是眼前这帮人的大堂哥,人家是睿宗皇帝的嫡长孙,比十王宅很多亲王的地位都高。
几子多了,总有一些不值钱的,基哥三十个儿子,为人所知,有点名气的,
不超过一半,另一半真没什麽牌面,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的爵位。
李刚一到场,就连忙控制局势,他这边兄弟多啊,于是分头劝架,好不容易将大家都安抚了下来。
这时候他才知道,李瑁竟然还嗣了,而挑起这场架的,就是咸宜那句圣人的嫡长回来了。
这倒不是咸宜瞎编的,而是韦陟这个人做事情太镇密,他的奏疏上面就有一句:本为嫡出,不应外嗣,宜正宗籍,还本归宗。
他那份奏疏既然盖了圣人的印,那麽中书舍人孙邀在草拟诏书的时候自然要抄录一部分原话。
也就是说,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圣人认可了李瑁的嫡子身份。
这样一来,庆王他们怎麽可能没意见?都排到十八了,现在好了,成嫡长了。
要麽说,论心思细腻,还得是中书省那帮人。
「你别闹了,不是时候,」李将咸宜拉至一边,小声道:
「眼下连长安都回不去,你还有心思在这里斗嘴?十八郎这下子已经成了众矢之的,利弊参半,你不要再给他树敌了。」
咸宜不满道:「堂兄是老好人,不晓得这帮人的险恶,阿兄与李琦不在,他们便冲着我来了,欺负我们两姐妹好惹,善安刚才都被他们骂哭了。」
老六李璃本来也是个刺头,但是这次反倒很稳重,小声道:
「当下不要挑事,事态有些不对劲,李亨胆子怎麽能大到这个地步,公然行刺圣人?十王宅里有没有同谋,还不知道呢,你提防着点他们。」
咸宜一听这话,瞬间老实了,是啊,李亨干出这种事情,难保没有同谋,要知道十王宅里好几个人都是以李亨马首是瞻的。
这时候,杨洄跑了过来,道:
「刚才有人传消息过来,盖嘉运让步了,銮驾可以起行了,大家赶紧收拾一下。」
明明是朝廷这边妥协,反倒说成盖嘉运让步,这就叫赢,怎麽都是个赢。
消息渐渐传开,所有人都非常激动,赶忙开始收拾行装,随时准备跟随圣人的銮驾上路。
也就是这个时候,吴怀实也回来了。
他是辟仗使,天子近侍,圣人没有理由不见他,而高力士对吴怀实也是放心的,于是听说对方回来之后,第一时间令吴怀实登上马车奏事。
还是捂嘴,萧华第一时间伸手去捂吴怀实的嘴巴,却被吴怀实本能之下一肘子顶在了他的下巴上,咬破舌头了都。
「声!」高力士小声道,随后,他取过灯盏递给吴怀实,然后朝着圣人的尸体指了指。
吴怀实一愣,举灯过去的一瞬间,灯盏差点被他失手摔在地上。
「磕头吧。。。。。:」高力士叹息道。
吴怀实这样的硬汉,瞬间泪流满面,小心翼翼的放好灯盏,朝着李隆基的尸体拜倒。
「眼下什麽都清楚了,皇甫在南,河源军王难得在北,」韦陟叹息道:
「我们也没有想到,北边还藏着这麽一支兵马,龙武军骤然遇袭,护卫不利,以至圣人遇害,黎敬仁也中箭而死。」
吴怀实脸上挂着眼泪和鼻涕,抬起头来咬牙切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