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委员长出事,南京方面不会放过他。
当时,甚至不少人怀疑戴笠和他的特务处与张学良、杨虎城联络,故意骗委员长去西安。
作为负责情报的机构,当时张学良和杨虎城所部是戴笠监视的重点,戴笠还与张学良杨虎城的亲信主动交往,布下不少棋子。
但对于兵谏在事先没有得到过半点消息。
事变发生后,很多委员长的嫡系将领,都把矛头指向戴笠,声称一旦校长遭遇不测,就把你的脑袋扭下来;而如果委员长没事,那么委员长回来就会率先对他发难,就连戴笠自己也一样是倍感羞愧,认为西安事变情报失灵,是他从事特务工作以来最大的失败。
而一旦自己留在南京看似万无一失,实则只有等死,不如去西安或许有转机。
另外,他知道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是宋美龄母亲的干女儿,宋子文与张学良是好朋友,与这两人同行,至少性命有保障。
但起码,孟绍原更加明白的是,戴笠目前为止,对究竟去不去西安,还是非常犹豫的。
“戴先生。”孟绍原沉默了一下之后说道:“绍原想说几句肺腑之言,若是说错了,请戴先生责骂。”
“说吧,今天在这里,你和我推心置腹,说什么都可以。”
“那绍原胆子就大了。”孟绍原缓缓说道:“此次兵变,无非两种结局,一是委座蒙难,则举国大乱。一是委座脱险,则论功行赏。
戴先生也有两条路,一是逃跑,否则,委座一旦蒙难,有些人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戴先生。
戴先生此时的处境,和明朝的王振很像。土木堡之变,老板被抓,都是本身工作出现纰漏,都是众矢之的。
老板出事,王振选择跑路,然后被明军大将砸碎了脑袋。如果戴先生也要胆怯跑路的话,结果可想而知。”
戴笠忽然说道:“孟绍原,你的胆子也未免太大了一些吧!”,!
>
“戴处长!”孟绍原赶紧站了起来。
“我看到……你办公室的灯亮着……”
戴笠的眼眶是红的,声音有些颤抖。
这和之前看到的戴笠,根本就是两个人。
那个冷静、冷酷的戴雨农不见了。
孟绍原完全可以理解。
毕竟他和委员长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如果委员长出事,戴笠的势力必会受到系的打压和排挤,以后就真的要完蛋了。
戴笠面对的不是别人,是张学良。张学良什么事情不敢干,不能干?
可是他呢?他要保护的人是委员长,是中国的一号人物,自己的人生保障,戴家的人生保障。
不否认,戴笠的确是权利滔天,但他不过是委员长的下属,一个负责情报工作的。
双十二事变并不是他这一级数的人能解决、参与的。他除了能左右那些特工,他谁都左右不了。
“戴处长,请坐。”
孟绍原恭恭敬敬地说道。
戴笠在孟绍原的办公椅上坐下:“你也坐,你也坐。绍原,这么晚了,怎么还没有休息啊?”
他把“小孟”的称呼也改成了“绍原”。
“戴先生,发生了那么大的事,绍原知道戴先生一定睡不着,所以绍原也不敢睡,在这等着戴先生召唤。”
孟绍原也顺口改了称呼。
“戴处长”,是在单位里公开的叫法,但称为“戴先生”的意义又不一样了。
职场里,称呼上的不同,往往能够看出这个人在公司里的地位。
力行社,本质上就是一家大公司。
“你很好,你很好。”
戴笠看起来特别的疲惫:“出了那么大的事啊,该回家陪老婆的陪老婆,陪小老婆的陪小老婆,一个忠心为了国家的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