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
由太和君、常胜君亲率的东华百万大军,与太尉南平君、武威侯率领的百万秦军,对峙,
两军对垒,严阵以待。
却又保持着某种默契,彼此间,谁也没有将战争拉向全面爆发性的地步,谁也轻易承受不起那样的代价。
而此刻,稽禹方向。
南平君亲率秦军六十万兵临禹州,与太和君率领的东华大军对阵,声势浩大,仿佛大战随时都会一触即发。
秦军阵营,主帐前。
如今,已身居太尉的南平君,及其麾下众将军,齐聚一堂,共讨眼下的局势。
“大将军,这些时日下来,我们,一直擂而不攻…”有中军辅助在身后思索说道:“武安君率领的兵马,已与东华军,交战许久。那四方侯,可是东华一员骁勇善战的大将。”
“我们不配合武安君所部?”说着,他看着面前的众军统帅,亦是大秦的太尉。
“两军对垒,使东华大军主力无暇他顾,便是最大的配合。”南平君语气停顿了下,而后道:“而今天下,诸王称霸,我秦国,尚有不足,若我们贸然进攻,届时,两军全面爆发,即使取得了这一场胜利,无疑是让列国坐收渔利。”
“可…”中军辅助语气迟疑。
“此番兵马,倾尽我大秦一国之力,容不得半点冒失。”南平君看着前方,那是武安君所部的邯州方向,思索了下,“进与退,攻与守,取决于武安君能否取得此次胜利,若胜,武安君便可进攻上和,太和君或常胜君定然率军后撤驰援,那时,便是我们进攻的最好时机。”
“可若反之…”说到此处,他语气停顿了良久,众将领闻言,都沉默了下来,自然明白其中含义。
南平君看着远方,“便只能退回大秦,守一方秦土,且,短时间内,亦将无法再兴兵图谋。”
毕竟,此番动用的兵力,举秦国一国之力,东华亦几近于此,而两国,都不愿将事态发展到最后那无法回转的地步,
一旦全面爆发大规模战争,使之无法回转,届时,必是生与死的较量,两国之间,定有一国,从此倾覆,
甚至于,灭国。
“末将,明白了。”中军辅助看向邯州方向,眼神渐凝。
秦国,动用一国之力,与东华大军对阵,就是在配合武安君所部,而是否要发展到那最后一步…这都取决于武安君能否赢得此次大捷,
进与退,攻与守,甚至,兴与衰,存与亡,这些都将取决于武安君,取决于武安君率领的数十万兵马…
……
邯州。
这里有武安君率领的四十万秦军,还有四方侯所部五十万兵马,十余万东华虎骑,合计六十余万东华大军…
与南平君、武威侯不同,这里是两国胜败的较量之战,无论是哪一方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都将关乎一国的兴衰。
两国大将军,皆知此战之重要性,未敢轻敌。
武安君调令大秦龙骑以侧击奇袭,十万龙骑令四方侯所部死伤惨烈,急命上将柳宗率军出击迎敌。
一时间,双方主力近乎百万,全面交戈,持续的大军团作战,武安君与四方侯所部,皆是死伤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