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累不累?累我自己去就成。”
王连越贴着笑脸给清哥儿揉腰,他腰肢又细又软,摸着跟没骨头似的,手感很好。
“做牛车去,不累,再说了炉子样式我还得跟人家说呢。”
清哥儿感觉腰上的手越来越往里,越来越不对味,赶紧抽身起来了,深怕一会被按进床里出不了门。
“你告诉我呗,告诉我我去弄,你就可以在家歇着了。”王连越按着他,不让他下床,语气充满了诱哄,“好清哥儿,我舍不得你累。”
两个人在屋里闹了半天,门口传来哼哼唧唧的狗叫声,清哥儿推开王连越亲过来的嘴。
“你少来这套,不行,撒手撒手,大黑和花花都饿了。”
两人这才出了门,王连越拉着狗出去拉屎撒尿,清哥儿做早饭,吃过饭,两个人收拾起东西来。
因为进一趟城不容易,清哥儿把前些日子攒的绣品都带上了,还拿背篓装了些昨日采的菌子。
王连越则是把正个冬天储存风干的猎物,和最近新打的新鲜野味带上了,最后把狗崽子关门里,锁上门。
村里要出门办事,都起床早,很利索,对比下来,他们两人出来的算比较晚的,刚上牛车就出发了,其实到了县城不过辰时三刻。
如今国泰民安,人民生活富足,哪怕是这样边边角角的小县城,也很舒适安逸,烟火气十足。
王连越跟清哥儿进城,先跟人打听了城里最好的铁匠在哪,两个人直奔打铁匠的地方。
打铁匠姓杨,介绍的人叫他杨三好,说是打了一辈子铁,就没他做不出来的物件,见了人才知道杨三好已经头发花白,看起来不像是拎的动锤的老头。
“这玩意没见过,不好弄,你说的这两个接口太细,打的薄承受不住高温,打的厚太重下面支持不住,我可以试试。”
清哥儿跟他描述完炉子的形状,杨三好沉思了一会,给出来个能试试的说法。
“能试试是什么说道?”清哥儿有些急,“这东西肯定能做得出来。”
不怪他急,小爹临终前嘱咐的他犹在耳边,他好不容易准备试试,并不想被做不出来炉子打击到。
“你这哥儿先别急,我敢保证,这东西全兴义县也就我敢说能试试,”杨三好不慌不忙,“不保证成,而且这炉子这么大,没十二三两做不出来,你们想想吧。”
王连越揽着清哥儿的肩膀,轻轻抚摸着他的肩头安慰他,随后跟杨三好说道。
“我们相信老师傅的手艺,您看这么着行不行,我们给您十五两,您且研究着,研究的出来钱全给您,但是炉子样式您给我们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