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包拯的拖延之策,李易的办法就是不给他拖拉的时间。
你要不给钱,不给就接着打。
只要大宋不是出动几十万禁军,李易就敢率军南下。
打不打得下来几座城池不重要,大宋这种商业大国,边境战乱一天,跨国贸易就要停摆一天,甚至影响到南面的商业。
这损失算起来,说不定不止百万白银。
毕竟有宋一朝,大赚的时候一年商税破亿两白银,小赚也能有个八九千万,赚钱他是认真的。
包拯此刻也明白李易的想法,心底暗道一声果然难缠,脸上却期待颔首:“劳烦都督了,官家十分挂念杨将军,正盼着将士们能早一日回去。”
“请吧。”
“都督请。”
众人出了州府,很快便翻身上马。
李易说带他们去看杨延昭自然是真的,等徐虎带着一小队亲卫在府外集合,百余人就这么利索的从北门而出。
一路往北走了快五十里,公孙策忍不住开口:“敢问都督,我们这是去何地?”
李易头也没回便说道:“自然是去战俘大营。”
公孙策蹙眉接话:“可我看这条路愈发崎岖,不像是通往其他县城的路。”
“跟我走就是。”
李易没多说,继续在前头领着队伍朝前奔走。
一直奔波至黑夜,当前方传来哗啦啦的水声时,远处终于能看到点点火把光亮。
“喏,前面就是战俘营。”
李易朝前头示意,随后放慢了速度:“这样的营地,顺着河道一共有近十座,每座也就关个几百人。”
包拯见状,立刻问道:“为何将我大宋将士关押在这荒山野岭?”
“还能做什么,开采山石好修筑堤坝啊。”
李易给了对方一个‘你这都不懂’的表情,随后道:“难怪我听说你们京都每逢大水就要被淹一次,夏天来了要防汛都不懂。”
包拯:???
我是不懂防汛吗?
我问的是为何要如此对待大宋将士!
看到包拯吃瘪,公孙策适时开口:“我大宋兵败,将士被俘已是受辱,况且我们都答应赎人了,都督为何还要逼他们开山,以此折磨他们?”
“我并没折磨他们,最起码到现在为止各营都没有战俘死亡的消息。”
李易闻言撇嘴,随即说道:“至于为何用他们开山,那自然是因为他们战败被俘。不给他们找点事做,难道要我白吃白喝供着?你们大宋也没人先送点钱来垫付他们的伙食。”
听完这话,包拯一时气结。
但又说不出什么,毕竟大唐没坑杀战俘已经算是仁道。
归根结底,都是战败惹的祸啊!
带着几分沉重步入战俘营,即便是深夜,依旧能听到敲敲打打的声音。
在襄阳城呆过一段日子的展昭很是眼尖,一眼就瞧见了身上穿着破烂布衣,正在拿锤子慢慢凿石头的杨延昭。
此刻的杨延昭,从外表上看已无半点名将风采。整个人苍老了十岁不止,佝偻着身子,一下下敲击铁锤。
手脚都带着镣铐,身下还能看到明显的一滩血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