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心理上的稳定&rdo;。但是,如果没有英国皇家海军的支持,美国是不可能这
样炫耀武力的,而英国政府明确表示,它不准备卷入纠纷,因为它在新加坡
的舰队基地尚不完善。在太平洋舰队于二月中举行演习之后,总统甚至决不
同意让它继续驻扎在夏威夷,作为吓唬日本的一根&ldo;大棒&rdo;。二月二十三日,
在国际联盟正式支持&ldo;不承认主义&rdo;却只导致日本发动新侵略五天之后,史
汀生作出了反应,发表了给参议员威廉&iddot;博拉的公开信。公开信只不过重申
了美国的立场,暗示太平洋可能重新出现海军竞赛。照国务卿的说法,他这
样做为的是&ldo;鼓励中国,启迪美国公众,勉励国联,激励英国和警告日本&rdo;。
不幸的是,这封公开信即使达到了其中的任何目的,也没有能遏制住日
本。道义上的谴责,虽然满足了象胡佛这样的品格高尚的美国人的愿望,即
谴责侵略而又不冒制止侵略的风险,但是,正象预言的那样,这对东京几乎
不起作用。十二月,若槻礼次郎在陆军的压力下垮台,继任的犬养毅新内阁
犹如走在不稳定的钢索上。在天皇的鼓励下,这位七十五岁高龄的首相,希
望以鼓励在中国大陆建立一个事实上的国家来安抚军方。他认为,通过同中
国国民党进行外交上的讨价还价,就能建立这样一个国家,用不着同九国公
约彻底决裂。但是,关东军没有等待东京,于一九三二年三月宣布满洲国傀
儡政府独立,虽然日本最后于五月从上海撤军,蒋介石在美国的鼓励下中断
了谈判。犬养毅的外交失败,招致樱会的一批狂热的陆军军官在五月发动政
变,大养毅被谋杀,三井财团首脑、大财阀团琢磨也遭杀害。这起政变案的
引起轰动的审判得到公众广泛支持,叛乱分子上诉天皇,呼吁天皇进行干预,
废黜西方式的政治家和工业家,恢复昭和时代传统的举国和睦,结果叛乱分
子被从轻判刑。鉴于这种新的民族情绪,最后一位元老、贵族西园寺建议天
皇任命一个以海军人将斋藤实为首的&ldo;举国一致的&rdo;内阁。斋藤实内阁后来
承认了&ldo;满洲国&rdo;,这表明在&ldo;刺杀内阁人员&rdo;的威吓下,稳健派政治家不
断退让,军国主义分子占据了优势。
一九三二年夏季,在日本采取行动巩固它对满洲的控制的时候,史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