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五年,你时刻关注西南动向,只是二伯朱高煦并无异动,乖巧异常】
【永乐十七年……二伯朱高煦无异动】
【永乐十八年……二伯朱高煦无异动,倒是堂弟朱瞻壑写了一首文笔极佳的艳情诗送给醉仙楼的幸竹仙子,流传极广,受到儒林的一致讨伐,说什么如此好的文字,内里竟然如此不堪入目,称这汉王世子羞辱了整个儒林!】
【你表面嗤之以鼻,但实际上极为羡慕,偷偷躲在房里寻思了很久,可到底还是没有写出堂弟那样水准的诗词。】
朱棣嘴角一抽,圣孙这种胜负欲,倒是奇怪的很。
倒是老二的那个孩子,人人说他是纨绔废物,现在看来,也不尽然。
前几天奏对的时候不卑不亢,引经据典,岂是一个废物能做到的?
而且现在看来,能写出一首让整个儒林都无比痛恨的艳情诗,这水准,显然是不低的。
不过这小家伙一天就知道寻花问柳,倒是浪费了自己的一身天赋。
不过这也无法,天家子孙,总不能参加科举,出阁入相吧?
【永乐十九年……伯父朱高煦并无异动,堂弟朱瞻壑照旧寻花问柳。】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你爷爷太宗皇帝于北征归途中去世,你父亲派你去开平迎丧,他在京城稳定局面,暗遣云南按察使司佥事唐友诚暗中监视云南动向、派遣四川都指挥使的郭斌陈兵川南。】
朱棣并不惊讶自己的结局还是死在榆木川,因为马革裹尸还,一直都是他最想要的人生落幕的方式。
至于太孙的一系列反应,他也觉得非常合理。
皇权变更本就是王朝最关键的事情,再怎么警惕都不为过。
【永乐二十二年九月七日,你父亲朱高炽正式登基,定年号为洪熙,大赦天下,你很开心,想着父子俩辛苦经营了这么多年,才换得如今正果,一时之间有些恍然。】
【永乐二十二年十月,你被立为皇太子,你志得意满,觉得属于自己的时代就快要来了。】
朱棣想起上次的模拟的结果,老大似乎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就直接撒手人寰了,
如果跟老大的结局跟上次模拟的一样,那属于太孙的时代,的确就快来了。
而且,这接下来的内容,就可以确定他朱棣是否有改变历史的能力。
只要圣孙没有遇伏,那就说明他朱棣的所作所为,的确能够影响历史进程!
想到这,他呼吸都变得粗重了许多。
【洪熙元年四月,你正在南京处理迁都相关事宜,听到了父亲病危的消息,你急忙从南京出发,一路上小心翼翼,昼伏夜出,终于在一月之后抵达北京,接受了父亲明仁宗朱高炽的遗诏,入宫发丧。】
【洪熙元年六月,你从容登基,志得意满,知道属于自己的时代,真的来临了!】
朱棣看到这一幕,心情无比激动,变了,真变了,圣孙能够从容登基成为皇帝,而不是生死不明了!
他朱棣真的改变了历史,保住了这位好圣孙!
那么他,能当一个优秀的守城之君吗?
接下来看到的每一幕,都是全新的历史进程!朱棣无比期待。
【宣德元年,整个大明王朝局势趋于稳定,你也觉得北方蒙古,才是大明王朝的心腹之患,非常赞成爷爷朱棣定都北京的国策,于是放弃了父亲迁都南京的计划,仍留北京为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