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顿时面色大喜,好孙子!一看就是有眼界的,知晓定都北京,对大明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就这一点,就比他父亲强!
果然,好圣孙就是好圣孙,没有让你爷爷失望!
【宣德元年十二月初,你将目光放在了二叔朱高煦身上,你一直知道他是一个危险分子,所以一直非常警惕,而现在,你掌握了大明帝国最高的权利,你决心对这位二叔动手了。】
朱棣喟叹一声,难道即便老二去了云南,也阻止不了这对叔侄自相残杀吗?
想到这,朱棣没来由有些沮丧,想要改变历史,真的这么艰难吗?
说实话,看到这的时候,朱棣已经明白,如果圣孙真的想要解决老二,老二几乎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莫非真的想用云南弹丸之地,对抗中原不成?
【宣德元年十二月末,你邀请诸王来朝,可唯独汉王称病不至,你在华盖殿宴请诸王,期间你面色悲戚,痛陈汉王历年来是如何跋扈,你又是如何一而再再而三的饶恕他,而这次汉王不来朝,明显是蓄了异志。】
【诸王急忙表忠,立誓与汉王不共戴天,你很高兴,给了诸王双倍赏赐。】
朱棣只剩喟叹,圣孙步步紧逼,断绝了老二串联藩王造反的路,现如今,老二基本上已经没有活路了。
【宣德二年一月,你拟诏宣汉王入京,汉王回书一封,说他如今已经四十有七,早年因为久经战阵,身体已经垮了,现在回京,只怕回不了京。祈陛下念在叔侄情分上,容他老死封地。】
【你只是冷笑,要是汉王回京,或许还有一点活路,但是现在,没了。】
【第二日,你传檄九州,征讨汉王朱高煦。】
朱棣没来由有些悲伤,他想起了当年靖难之前,他也祈求过朱允炆能够放过他,可是对方没有,他高高在上,哪里会管这些叔叔们的死活?
眼前的这一幕,和当年的他,何其相似?
【可你这边讨贼檄文刚发布,朱高煦那边也写了檄文,宣布奉天靖难!你当即冷笑,蚍蜉撼树,可笑不自量。】
【只是奉天靖难的檄文传回京城,你看到上面的内容,当场晕了过去,因为那檄文实在是写的太好,骂你骂的太狠,你提笔想要一一驳斥,发现无能为力。】
【你突然想起了那一年,你那堂弟写了一手艳情诗,你也想写一首压过他,只是无奈,你写不出来,此情此景,不是和当年一模一样?】
朱棣面色一惊,他想到了一个几乎不存在的可能。
莫非这奉天靖难的檄文,是朱瞻壑写的?
那这小子,藏的也够深啊。
【你调整好情绪,毕竟檄文写的再好,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虚妄。】
【宣德二年二月,你派丰城侯李彬前往西南平叛,从广西和四川征调大军,两路齐发,进入云南平叛!】
朱棣闭上眼睛,他知道,汉王完了。
他朱棣是皇帝,但同时也是这个时代最会打仗的人。
他说时局无救,那就是真的没救了。
朱棣设身处地的想过,即便是他,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只有引颈就戮一条路可走。
老二真的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