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耳根子软,性子又宽厚,只要自己主动认错,天大的事也能大事化小。
“好了,好了,起来说话。”
赵祯也是真烦这一套,可他偏偏又骂不出来,但此刻表情也不太好:“北边战事可是出了什么差错?”
杨戬苦着脸说道:“回禀官家,杨家六郎率军出击,半月便折损了一半兵马,如今已无力再征讨邓州。”
“杨家竟折损我襄阳城这么多兵马?”
赵祯闻言,不太好的表情立刻皱成一团,紧接着又叹道:“我记得此次杨延昭共发兵三万,如此说来有万余将士命丧唐地。”
“倒也不是全死了,其中一半只是被俘。从大唐安全撤出的万余兵马也都无碍,并非伤残败卒。”
杨戬在宫中多年,深谙与赵祯对话的艺术。
他说的全是实话,这一点毋庸置疑。可每一句话的先后顺序都是再三思量,同时也尽可能的加以粉饰。
这么一来,就会给赵祯造成一种认知错觉。
也就打了一场败仗而已,不是什么捅破天的大事。
果不其然,赵祯听完后缓缓点头:“这么说来,杨延昭也只是吃了个败仗,他现在人在何处?为何不与你同来见我?”
“这,他,他”
“吞吞吐吐做什么,难道他杨延昭战死了不成?”
“并未战死,他是被唐军捉了去。”
杨戬犹犹豫豫开口,见赵祯突然两眼直瞪,当即抢先道:“官家息怒,官家息怒啊,那杨延昭自以为有奇袭妙计,却不知大唐早就设好了圈套等着他钻。等他冒然率军杀进大唐腹地,唐军兵马早就将他四下合围。”
“据闻杨延昭力竭昏死,这才让大唐将人擒住。”
杨戬之所以能讨得赵祯喜爱,就是他总能说一些,赵祯愿意听的话。
哪怕,它不是什么好事。
正如她所想,正想发火的赵祯这时双拳紧握,好一会才砸在桌上:“力竭昏死,力竭昏死,他杨延昭怎么就没死在战场上!”
杨戬再度叩首:“官家息怒,杨将军乃我大宋良将,此番也只是轻敌中计。小人在穰城与那大唐的都督交涉过了,说了诸多好话,大唐也答应放还杨将军。”
“败军之将,我要之何用!”
赵祯不解气的又拍了下桌子,骂了一句才开口:“大唐愿放人,定是提了什么条件,你一并说来我听。”
杨戬点头:“大唐都督说,得给钱。”
“呵~他要多少?”
“若赎杨延昭一人,只需1o万两白银。”
听到这个价格,赵祯反倒没再生气,缓了口气点头:“倒不算很贵,那我大宋其余将士呢?能否一并赎回?”
“能是能,只是那价格”
“你但说无妨。”
“算上杨延昭与其余杨家将,还有西军数千将士,一共作价4o万两。”
“嘶~”
听到这个数字,赵祯不禁抽了口气,但最后还是忍了下来,点头道:“我大宋将士,当值这么多银两。”
这话一出,杨戬脸上已经有喜色浮现。
然而没等他高兴一秒,殿外就响起一道苍劲的呼声:
“官家,此事万万不可!”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