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

怪力小说>鼎宋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公私相织浪不平(第3页)

第一百四十三章 公私相织浪不平(第3页)

尚幸天下太平,下一辈人里,也许能出些人物,洗洗这般风气吧。

郑居中这番杂念是因怨气而生。堂堂宰相,却被官家招到延福宫这种近于后苑的地方来,而他还不敢不来。他要作君子态,说什么宫掖私苑非治政之地,坚辞不来,就是给他人趁隙而入的机会。老的蔡京,少的王黼,钻营的本事可了不得,不能大意,而蔡攸之辈更是时时出入。

郑居中要去的是延福宫宝文亭,那是官家寻常舞文弄墨之地,还有小半里路时,就见一抬小轿在侧面的曲径小道悠悠而过,朝东面临华门而去。看那小轿来处郑是宝文亭,形制异于禁中所有,郑居中讶异地问:“那是谁人?”

郑居中是郑皇后的从兄弟,在宫中自有势力,领路的小黄门老实地道:“是彭婆……”

“彭婆?”

郑居中没好气地纠正道:“是聂婆婆吧。”

聂婆婆其实不是婆婆,眼下也就三十出头,本是官家藩邸妾婢,因犯事被逐出了王府,嫁给了庶人聂氏。官家登基后,又想念此女,经常招来宫中,作什么就不足为外人道了。因她无名无份,宫人便以彭婆称呼,也有叫聂婆婆的,自是背着官家时的称呼。

此事早已传遍汴梁,郑居中也无可奈何,这位官家向来如此。彭婆之事都是小的,还经常带着梁师成和蔡攸之辈微服出外,出没于烟花柳巷之间,甚至跟汴梁名妓李师师有染。尚幸脾性柔弱,还能听得进臣僚的话,不然真能戴上一顶昏君的冠冕。

肚子里翻腾着大不敬的言辞,郑居中在小黄门的引领下进了宝文亭,照面就见身着道袍,溢着仙风道骨之气的官家招手道:“来来,达夫来看看,今日我这字写得如何?”

郑居中有板有眼地行了礼后,才凑到文案边,见是一篇《千字文》,笔迹清朗飘逸,散发着灵秀之气,不由自主地赞道:“好!”

赵佶得意得笑道:“昔日苏东坡与黄鲁直论书,东坡言:‘鲁直近字虽清劲,而笔势有时太瘦,几如树梢桂蛇”,鲁直言:“公之字间觉扁浅,甚似石压虾蟆’,达夫你说,我这字,又似何景?”

黛眉绣花……

这四个字在郑居中喉间转着,吐出来时却变成了“臣不擅书,难述其景。”

赵佶也没真盼着郑居中评分,笑道:“十多年前,我给童贯写过这幅千字文,如今他总领西军,宣抚河北河东陕西,就再给他写一幅……昨夜睡得太晚,不及朝会,朝堂有何事,达夫跟我说说。”

往日只是晚了朝会,都要向宰执赔罪,现在辍朝整日,竟然也不当回事了。

郑居中再度腹诽着,嘴里自不敢言,就道:“大事自有公相上奏,臣只是拾遗补阙……”

话虽如此说,却还是将朝堂所议的大小事务说了一遍,赵佶看似听着,目光却一直落在自己的作品上,也不知听进去了多少。

说过了政务,看了看赵佶的脸色,郑居中再道:“另有件小事,臣还想与陛下说说。”

赵佶淡淡哦了一声,郑居中再道:“不知陛下是否记得,年仅十七岁,便得任帅司机宜要职的王冲?”

赵佶歪着头想了好一阵才道:“是王将明请御笔的那个?”

郑居中点头:“正是此人,他已来了汴梁,却未拜会王将明,而是直去吏部差注。”

赵佶扬起秀气的细眉:“又是个君子么,不错啊,先公后私,有什么不对?”

郑居中摇头道:“此子似乎有与王将明分明泾渭之意,陛下,此子先前在蜀中因文案与刑司卢彦达结怨,而后其父又手刃邓子常之侄。他再随父从军,以功得官,这一路下来,不合于公相。他能任帅司重差,虽是陛下加恩,但王将明与他也有一份举荐之情。他不念此情,视王将明于无物,此举未免有些乖张。”

赵佶赞同道:“确是有卖直邀名之嫌……”

郑居中压低了声调:“臣只担心,此子此举,会引得公相与王将明又有一番争斗。”

赵佶倒是一点就通:“是啊,蔡元长若是只会看笑话,就不是蔡元长了,他肯定会揪着这个王冲,打王将明的主意。哎,怎么就不能安生相处呢。”

舞文弄墨的兴致被这小小变故给搅乱了,赵佶有些烦躁地道:“看看那个王冲到底可不可用,不堪用就罢了他的差使,别等到蔡元长和王将明借他闹腾起来,又不知要卷起什么风波。”

郑居中拱手应喏,心中暗喜,这下便从官家这讨来了过问此事的权力。既然是说要看王冲可不可用,就仔细地看,看到蔡京和王黼斗起来,露了丑相或是马脚,再两个都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